☆、第278章 结局(8 / 13)
儿子不需要下乡的,可他们满腔热情主动要求上山下乡。
小女儿南下云南,小儿子北上北大荒建设军团。
老两口在家里寂寞得很,所以大儿子战友说安排一家人租借他们两间屋子的时候,他们立刻同意。
他们看莫茹和周明愈两人虽然是乡下来的,但是进退有节,知书达理的,先就接纳了。再看七七和小八俩孩子不但长得俊,而且讲文明懂礼貌,又聪明好学,老两口就没有不愿意的,甚至主动提出让周明愈和莫茹把粮食关系转一下,晌午在学校吃,早晚可以回家吃,这样他们也能帮忙做饭。
安排了生活,上课就更没问题,工农兵学员的课程对两人来说简直太轻松。
一个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巨大,有的人是高中毕业水平,有的人小学都不毕业的水平。
所以上课的老师也颇为头疼。
现行的教材不能用,老师们只能自己另外编写更加简单适合现在学员普遍水平的教材出来用。
毕竟很多工农兵学员都是生产队、工厂、军队举荐来的,让他们来学习知识,是为了回去更好的工作,并非真的要学习多么高深的理论知识然后当科学家或者机关干部。
但是周明愈和莫茹却不想浪费这样的机会。
尤其现在的老教授、讲师们可是实打实的知识分子啊,不是后来有些用论文和资历堆砌起来的华而不实的只有学历没有本事的老师,所以他们卯足劲要跟着好好学。
他们专门找老师们买了以前的课本,经常私下里找老师请教。
这么一来,另外一些水平高的学生也有样学样,跟着学习,不肯浪费这三年宝贵的时光和机会。
于是慢慢的,他们计算机自动化专业1班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跟着老师们学以前深奥的课本,一部分让老师编写初高中水平的教材教他们。
后者毕业以后顶多是高中水平,甚至很多人是来混日子的,根本达不到。
而周明愈、莫茹和另外七个同学,却如鱼得水,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徜徉,彼此也结下了深厚的情意。
每次放寒暑假的时候,都有同学要求跟着去先锋团参观实习,他们也给先锋团农场提供了不少好的思路和建议,更加有助于先锋团的发展。
一开始周七七和小八是在附近连中读书的,从第二年新学期开始就跟着爸妈去清华大学边玩边学习,也成为了校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