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2 / 4)
少?
罗天都压根就没朝良田上面想过,一来良田价贵,她买不起;二来真有什么好田,早被人占了,也轮不到她现在来问,她早就把目光放在了罗家村尾的那片水洼地上了。
罗家村背靠大山,山上有条小溪蜿蜿蜒蜒而下,从村尾流到村头,那片荒地地势稍偏低,长年累月下来,形成了一片浅洼地,村民们伺弄不来水田,便一直空在那里,罗天都打的便是这片洼地的主意。在她看来,那片洼地实乃宝地,边上有就条小溪经过,只要筑条牢固的田埂,将溪水和地分隔开来,改造成水田,无论是进水还是放水,都十分便利,更何况那片洼地只有地势低的地方才会常年被水淹,有些地势稍高的地方,担些土填了,便是块好地,唯一不便的就是那些干地东一块西一块,十分零散,打理起来要费些功夫。
方氏却不赞同。就算是开荒地,也是寻那地势好有基础的地方,寻这块常年被水涝的洼地能有什么用呢?且不说要花多大功夫,才能将那片洼地整饴出来,万一辛辛苦苦种上庄稼,遇上水涝,大水一淹,不就什么都没了?浪费功夫不算,就是赔上的种子钱,也要不少,还不如留一半钱出来给罗白宿明年赶考用,另一半当做本金,寻些买卖来做才好。
“娘,咱是庄稼人,种地才是本份,做买卖利润是多,可是真到了荒年,那点钱又能顶什么用呢?”罗天都慢慢给她分析利弊,她倒不是真的赞同“重农抑商”,实在是这年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粮食产量太低,温饱是朝野所有人都亟待解决的难题。哪后是在丰年,人们都难混个温饱,遇上饥荒,手中无粮,那就真正要人命了。更何况家里都坚持让罗白宿去参加科考,平时小打小闹,贩卖点自家地里产的,厨房做的,也就罢了,若是真正做起了倒买倒卖的生意,坐实了这行商的行径,便再没有翻身的机会。
谈到罗白宿的前途,方氏便有些心动了,倘若有法子,谁不想让自家男人出人头地,自己跟着夫荣妻贵。若说前几天刚分家那会,方氏以为罗白宿这辈子读书无望,只希望他们两口子能做点什么养家糊口,但是做了两天小买卖,便将方氏的心盘活了,只要肯动脑筋,勤快些不偷懒,说不得将来真能把罗白宿赶考的钱赚出来。买地她也是同意的,只是要买那片洼地,方氏便十分反对,坚持认为那样不过是拿钱打水漂罢了,真要买地,她宁可慢慢寻访,能够买一亩半亩良田那是最好。
罗天都只好细细地跟她把帐算明白。
“一共就十八吊钱,刚巧够买两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