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4 / 6)
这其实也是很奇怪的事情。毕竟盛怀瑾这个人物显然心机极重,在这个主角是皇帝的故事里,几乎理所当地成为反派,是皇权的挡路者。然而关导的镜头语言下,他却经常显得长身玉立、气质非凡,让观众看着就恨不起来。
——也有可能是对比出来的。老皇帝近乎神经质的戒备怀疑和皇子们按捺不住上蹿下跳的样子,在气质上着实缺乏美感,在这种时候,一直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的盛怀瑾,自然就显得很有魅力。
宫变之争以两败俱伤告终,而捡了个大便宜的七岁小孩在懵懵懂懂里登上帝位。
就在小小孩童坐上龙椅、下面山呼万岁的场景出现、观众们都以为第一集 要结束的时候,突然,一个宫人急报——“陛下!摄政大臣……殁了!”
“啊?什么?”
帝位上的孩子露出有些懵懂而天真的表情。镜头一晃,换到帝座之下,站在大臣之首的男人,君子如玉的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满意……
片尾曲响起。
“握草?!”纪云云一下子跳了起来,“刚刚最后那个,最后那个结尾是个什么意思?摄政王那个笑怎么看怎么不对劲儿啊!不会是他干的吧?”
可是不对啊,不是说郭梁是在给皇帝跪灵的时候病重不起的吗?这个镜头什么意思?
她觉得脑子有些不够用,匆匆打开了论坛,而里面果然也炸锅了。
“谁能告诉我摄政王那一笑几个意思?”
“妈哒!老子从头顶一直凉到尾巴骨!看摄政王算计皇帝和其他皇子的时候一点感觉都没有,但最后那忽然一笑,尤其是刚刚还一脸沉痛……我真的一个激灵蹦起来了!吓死我了……”
“郭老——郭梁,他到底是不是摄政王干掉的?”
“我觉得不是,不都说了跪灵弄得吗?老人家身体不好,一阵风寒去了也不是不可能。摄政王应该只是对此很满足。不要把他想得太厉害了,总有些是意外情况。”
这种说法也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双方争论不休,半晌有个人发帖——“我买了长期放映权限,又翻回去看了。老皇帝的丧礼是摄政王主要负责的,你们记不记得他之前大内总管抱怨经费不够那点儿?我就说不可能无端安排这么一个情节。摄政王跟太监说什么规模不能小啊礼制不可废啊,宁可委屈大臣也绝不能让大行皇帝仪出半点问题,然后说垫子什么的稍微减一点也是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