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3 / 5)
回忆了一下,便悠然道,“圣上登基已有三年,羽翼渐丰。我这个位子虽是太上皇钦点,但圣上那边只怕早有安排。我若是识相,还会有点好处,否则……前途难料。”
没办法,谁让巡盐御史这个位子实在是……太特么肥了!林海才在扬州待了几年,随便“和光同尘”之下,一年就有十几万的进项——别忘了,林海家底丰厚,素有节操,跟贪婪也沾不上边。
因此有江南钱袋子之称的盐务,圣上必然要牢牢窝在自己手里。
包怀尚闻言,默默点头,隔了一会儿才道,“老爷不如先跟陈老大人通个消息,禀告一声?”
忠心幕僚口中的“陈老大人”乃是林海的进士主考,如今的内阁次辅。不过陈老大人年逾七十,比如今的首辅韩大人大了好几岁。
也就是说林海的大靠山之一,内阁次辅快到站了,能提供的帮助和避讳十分有限。
不过知会一声那是必须。
林海还有个举人座师,姓陆,今年还不到六十,正担任陕西巡抚。只是这位……远水一时救不得近渴。
其实林海穿来这一半天里即使脑袋抽痛,也不耽误他“胡思乱想”,其中自然包括前程。
如果回京做官的话,林海知道六部难进:确切的说是位置重要且手握实权的吏部、户部不容易进去。
尤其是这两部之内派系众多,原本陈老大人在吏部和户部加起来主政足足十几年,威望不凡。偏偏林海座师即将退休,他那一派人之中目前别说一品,连个二品都无,显然是陷入了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林海再瞎也看得出他座师这一派正日渐式微。他自觉刚穿来,初来乍到还没摸清情况的时候,别去趟吏部和户部的浑水。
退一步说,若是此次谋求京官借了陈老大人之力,将来总是要在关键时刻还上这份人情。横竖都是欠人情,林海想欠也得欠个心甘情愿的,欠个性价比相对高点的。
其实他瞄准的目标是刑部和大理寺,只是他的想法现在还不好直说:刑部和大理寺跟吏部户部实在没法比。
对于包怀尚来说,座师帮助门生,门生将来予以回报,都是顺理成章之事。而且比起亲眷族人,其实师徒关系的联系更为紧密一点。陈老大人对自家老爷之器重之关照,也是出了名的。
林海轻叹一声,“我也乏了。明儿起早若是有精神,再写上几封书信问问京中情况。”
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