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2 / 5)
……在这种实打实的利益之争上找平衡他做不来。王家是他的恩主那没说的,但甄家贾雨村其实也开罪不起。他好歹给人家甄宝玉做过老师,甄家的家底他多少有些目睹耳闻。
凭良心说一句,身家清白,其实就是毫无家世可言的寒门士子,做官真是艰难。
不找山头或是没贵人赏识基本做不下去。别忘了,贾雨村当初也曾是个清廉正直的父母官……然后他就被罢黜了。贾雨村今时今日能翻身,正是因为寻到了门路,抱上了大腿。
话说,在甄应嘉这儿吃了亏,贾雨村思来想去,还是专门写信给巡视西北诸省的王子腾说明自己的处境。
“打不过找家长”这种事儿又不止贾雨村会做,甄应嘉也写信找亲朋故交替自己壮一壮声威……
于是在一家三口出了荣府往家赶的时候,林海坐在马车上收到了甄应嘉的信。他顺手就打开瞧了起来,边看边笑,看完还把信递给王禅,让他媳妇也跟着开心开心。
王禅接过来一看:哎呀,字这么大,难怪老爷在马车上看完就拿给我了。
她知道林海与甄应嘉交情不错:当年老爷重病在床,甄应嘉也过去探望。老爷在身体康复后,还把那张方子送给甄应嘉。
黛玉则歪到了父亲身边,小声问,“怎么了?”
林海也是实话实话,“你甄家叔叔找你爹我告状呢。”
黛玉吃了一惊,“啊?为了什么?”
林海逗女儿道:“你说呢?”
黛玉想也不想,“为了银子啊?”
林海大笑:女儿果然什么明白。
这会儿王禅正好把信看完,便问,“老爷是个什么章程?”
甄应嘉在信上说:妻女不日进京,希望林海能稍微照应一二。
原著里甄家的结局也是抄家,比贾家败落得更早。可在林海看来,甄应嘉比贾政更拎得清,甄家的败落根源大概也是“跟错了人”。横竖现在说夺嫡还太早,皇子们不过二十出头,为了规避风险就故意远着甄家,实在大可不必。
于是林海便道:“能帮就帮一把。不过我猜甄家母女有事会先去寻贾府,咱们最多看看热闹。”
王禅想了想才问,“婚事上咱们也不管?”
这夫妻俩说话也是有意不避着黛玉。
黛玉就扯着父亲的袖子小声问,“管婚事?这是怎么回事?”却一点都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