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6 / 8)
凑在一处品评针线……然后她们兴致十足,又想要作诗“纪念”一下今日的相聚。
既然要作诗,没好酒没好菜怎么行?吃饱喝足才能诗兴大发!
黛玉便打发雪雁去跟大厨房说上一声。她虽然有个小厨房,但主要是准备夜宵和小点心的,用付不了真正的席面。
林海这边正搂着老婆一起看小那啥书——程度比~金~瓶~梅可轻多了,可王禅那面皮压根就凉不下来。
闹得夫妻俩的大丫头禀报时都不好意思进门,而是在外间说话。
听说大姑娘要留姐妹们吃饭,王禅便吩咐后又让大丫头跟管事传话,“打发人回荣府说一声,晚上家里预备人把姑娘们一起送回家,勿需担心。”
说起作诗,林海也有点喜忧参半:他看过女孩子们前些日子相聚后留下的诗词……反正水平和他期待的颇有差距。
不过艺术创作往往源于痛苦。
黛玉跟“痛苦”一点也不沾边,宝钗的心思也不在些许薄名之上,现在女孩子们的诗,在林海看来,都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
林海不由笑道:“人不中二枉少年。”
王禅一怔,“啊?”
“随黛玉折腾去。”林海道,“在家就该怎么顺心怎么来。”言毕又向他媳妇道,“辛苦你了。”
王禅摇头笑道:“这哪里辛苦?不过一两句话的事儿。”
说句心里话,大姑娘常与姐妹们往来,她还因此省了许多事。
王禅明白极了:越是善待大姑娘,老爷就越是真心。作为继母,不好让大姑娘在家总是跟丫头们待着——看着好像相安无事,但老爷心里必定不舒坦。
可正逢年底,她实在是忙,夫妻俩看了会儿小那啥书,她就又回到案前处置起那一堆账目:总不好拉着刚接触庶务的大姑娘跟她一起算账对账吧?
眼见媳妇坐回里间的桌前,林海没挪窝,只是稍微坐直身子,再叫艾绿把大管家林大和心腹师爷包怀尚请来。
随着当初留在南边处理家产的管事们先后完成任务,举家回京,林海和包怀尚这边要禀报的事项也逐渐增多。
林海只吩咐保留林家在扬州的祖宅和祭田,铺面留了两个,全都用于出租,其余不动产都变现……只要不赔就好,不指望经过转手赚上一大笔。
作为户部侍郎,在扬州敢哄骗他的……凤毛麟角,甚至许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