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2 / 8)
娘在宫中安好,沉寂也都是暂时的。就看长子身上只有爵位,次子十几年都不得升迁,老太太早就看清儿子的“潜力”。她一点都不介意儿子早点把位子腾出来,留给孙儿们。
平心而论,比起琏哥儿,她更偏疼宝玉。琏哥儿二十多岁,有妻有女,身上只有个捐官,在家安心当着个大管家,文不成武不就的混日子,贾母可不是一直都看得下去。
老太太如今“锐气”不减:虽然家里未必称得上蒸蒸日上,但总是有底气有靠山的。
她本想趁着年底年初亲戚走动频繁的好时候,给女婿备上重礼,看看女婿能不能提携琏哥儿。王子腾身居一品多年,都不成帮衬一下外甥女婿……只怕王家这边的路不大容易走通。
其实贾母想得十分靠谱。
自打王子腾回京,王夫就没从亲哥哥这儿得着什么好:王夫人再不识字,再没远见也知道把她的心肝宝玉往官学里送……
之所以贾母王夫人,乃至于贾政都不那么逼着宝玉去族学念书,那是他们都知道族学的水平,别说学不着什么东西,别跟着学坏就得念佛了。
无奈王夫人跟儿媳妇李纨提起想把宝玉送入官学,李纨当即表示她父亲已然致仕,人走茶凉……反正就是有心无力管不了;至于亲哥哥王子腾倒是同意推荐外甥,就是要价太高,高到王夫人都肉疼不已,想着先紧着娘娘的省亲院子,等几年攒些银子再说。
儿媳妇的这些“先手”,贾母还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会生气。
倒是王夫人在哥哥这儿撞了钉子有些没脸,于是哥哥搬家她没出面,之后……她哥嫂也没有打发人来邀请她上门。
再加上老爷官场不顺,这一夜无论是贾政还是王夫人都没怎么合眼。
第二天林海收到了贾政的帖子,自打他做了户部侍郎都没怎么留心这位舅兄……实在是没空留心。
抛开皇子王爷们花样堵人,给他提供一大堆要紧的消息不提,林海在户部待了两个多月,反复翻看卷宗,又跟同僚聊了许多轮天之后——搁到现在,这应该叫“领导谈话”,终于确定明年先送走四个跟肃端王府“交情不浅”的户部官员。
这个“送走”倒不是直接开革,而是送到一些边缘衙门养老去……反正这些人直到致仕一辈子再也升不了职就是,除非有天大的机遇,比如立下从龙之功之类。
阶段性任务完成,林海把折子递了上去——顺便一提,现在的户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