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4 / 8)
足,又取出早就预备好的一套湖笔,“再看看这个。”
自打黛玉亲爹回京又多了个继母,荣府这边从表哥嫂子再到一众姐妹,包括宝玉在内,都鲜少有人再给黛玉送首饰衣料当礼物,而是转向书画加笔墨纸砚,若是囊中羞涩,最不济也会送个精巧的摆件或者亲手绣制的帕子。不过林海和王禅的回礼也都十分给力,连王夫人都挑不出理。
林家送来的礼物荣府上下都看在眼里,袭人看着宝二爷猛显殷勤,倒不是心疼那些好东西,而是嘀咕二爷这片痴心,哪里瞒得了人?!
但袭人心里怎么想都无济于事,因为宫里娘娘赏赐给宝二爷和林姑娘的东西,那都是成对儿的!所以她无论人前人后劝一句“二爷得顾及林姑娘名声”都不敢。
与原著之中的情况不同,母贾政自始至终都把黛玉看成是宝玉的良配,而王夫人在挑选儿媳妇的时候稍微在宝钗身上动了点心思,随后跟妹妹外甥女斗了几次心机,她也无奈默许了黛玉……
在贾母与贾政看来,若非得亲上加亲,宝玉迎娶黛玉不成,湘云的排位可都在宝钗之前。
只是贾母并非全无自知之明,直到三品官之女配五品官之子……女婿只怕轻易不能同意,因此在议亲之前说什么也得逼着宝玉上进。
至于宝钗……也明显志不在此:她的心思不在宝玉身上,她要为自己谋一门好亲。
远的不说,宝钗去过舅舅家和林家,亲眼见过什么是真正的高官门第,像荣府这种只有贵妃支撑,鲜见诰命夫人往来的普通官宦人家,可不是她能放在眼里的好选择。
湘云此时也有心事:她叔叔要她跟着婶子一起调任西南……她不大想离开京城。于是宝玉跟黛玉相处,甚至有点旁若无人的样子,宝钗和湘云也都不曾理会。
因着前次宝钗拉着湘云自去结交宗女,黛玉跟她俩面上没什么,心里却一直稍微不自在……直到今天。
话说黛玉如今可是货真价实的“小公举”脾气,她倒不想谁都时刻围着她,却觉着作为好姐妹你越过我去认识旁人,不管你们是不是存着别的心思,事后总得给我解释一下吧?
然而她等了几天,这两个姐妹的来信就像没有这回事儿,今日见了面……看宝玉跟她说话说得投机,她俩就更不往她这边凑。
黛玉有点失望。想想小姑娘的家境和她的年纪,就知道“喜怒不形于色”这一条距离她太远了……
于是大于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