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3 / 7)
的太妃联合肃端王等人建立的庞大情报网,不只自用,还……接受订单——有爱财如命,讲究物尽其用的肃端王在,这般行事风格自然不足为奇。
也就是说,传递消息不在话下,更能为掩盖某些见不得光的腌臜事提供方便。
正因为如此,太后之死,以及几位小皇子当年在圣上在外办差的时候中了算计,义忠王都承认:背后黑手依旧成谜。
毕竟是几十年前的事情,宫中不知换了几波人,纵然能深挖深查找出个把涉事之人,但并无对证之下这些人的供词自然无法置信。
不过那些能够互相参照的故事……义忠王这不就主动告诉林海了,“反正说你那方子药材有问题的,正是肃端王妃的手笔。”
林海一点都不意外,“嗯,她也拿到了药方,还让自己儿子吃过。我估计这位王妃就只管拍板……她为了她儿子迁怒我,也是寻常。”
“败坏林海的名声”这主意是肃端王妃出的,可具体怎么实施绝对是她的手下自由发挥去了……而且这帮子手下应该还没看过林海那药方。
结果就弄巧成拙,谣言传到圣上耳朵里,圣上都乐了。
义忠王把圣上的反应都说给了林海,同时又道,“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酣睡?我那皇帝弟弟盯着这群人良久,终于抓到了把柄,岂有不顺势清洗一番的道理?”
纵然是一国之君也不能无故拿人。每次清洗过后,都得补足空缺,而正是借此机会,义忠王也弄了几个人进去。这耳目各就各位才一天,就偶然得到了个小道消息:忽然消失的那几个太监里面还有圣上跟前大总管的徒弟徒孙,而那徒孙里偏巧有人擅用西南秘方。
说到这里,义忠王端起茶盏润了润喉咙。
林海点了点头,只静等下文。
义忠王果然道:“我寻思着既然西南不安稳……不如将计就计。贵州有个道台的缺儿,你瞧着甄应嘉成不成?不过我也不是不给他活路,史家兄弟里的老大我也准备弄过去。”
这个史家老大说的就是湘云她叔叔,贾母的侄儿了。史家亦是~坚~贞的~太~子~党,貌似自始至终都没改换门庭过。
林海听了险些喷了:您这勉强废物利用的语气是闹哪样?
好吧,谁让甄家想把自家没寻到合适婆家的女儿,送到义忠王府来呢?还早不送晚不送,非得赶在义忠王大好,势头上升的时候?
按照先撩者贱之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