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五十九回(3 / 8)
的十三哥是她的堂兄,单名一个祈字,二甲第五名进士,丁忧之前的成都知府……居然肯点头专教几个女孩子。
“媳妇你越发厉害,”林海由衷赞了一句,同时又挺好奇,“怎么说服人家的?”
王禅道:“老爷大姑娘都乐意,我就明儿回去跟他说。”
黛玉掩口道:“母亲怎么能先斩后奏?”
“他欠我人情呢。”王禅大方道,“四书五经什么的,我瞧着咱们的大姑娘若能上考场,举人都是稳稳的。”
这是真的过誉……黛玉现在的水平,秀才是稳稳的,若是考举人,就算能中也是吊车尾的那种。
黛玉颇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学问没那么好,但被夸还是很高兴。她小脸微红,轻声道,“母亲取笑我……”
王禅坦然道:“我娘家的女学什么模样我能不知道?大姑娘在女学只怕也学不着什么了。我十三哥……不是我自夸,他的学问和为人在我这一代都能排得上前三。再说十三哥又不独独教你一个,还有我内侄女儿们呢。我估计十三哥教你们,也就是教你们读史。”
林海立即道:“这可太好了。”
在林海看来,黛玉就是诗词读得太多,才既理想又浪漫,而常读史书的人往往比较务实……
你得承认艺术灵感大多源于痛苦……艺术家那么多,不差黛玉这一个。作为父亲,哪怕是半道接受的父亲,林海也希望女儿能有个美满的人生。
因此自打把女儿接回来,就不遗余力地灌输“才子只要欣赏一下就好”这个观念,还拿元稹做例子跟闺女说过一回:老婆刚死……前一刻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扭头就找上薛涛了……你哪怕给个一两年时间缓冲一下,装一装都不行?
所以元稹这位大才子悼亡诗里的痴情真不真不知道,风流绝对货真价实。
为啥拿元稹当例子?因为他写了《莺莺传》,之后被改编成了《西厢记》。顺带一提,元稹他老婆韦丛出身赫赫大名的京兆韦氏。
黛玉听得……兴致很高,跟爹爹一起聊八卦绝对是个很新奇的体验。
而且显而易见,黛玉把父亲的话全都听进去了。
闺女的观念正超着他所希望的方向一路狂奔,林海十分欣慰。
无奈今后公务繁忙,林海可能不会有太多时间教导女儿,所以有个十分靠谱的老师可以教女儿,他也不掩兴奋之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