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萌生(1 / 4)
哎呦,生意上门了。
一身褐色布衣的小贩一看有人停在摊子前立即热情的招呼起来,“妹子、大娘,有喜欢的尽管挑,咱乡里乡亲的就给你们算便宜些。。。。。。。”
林氏以为韵秋喜欢,也笑着说,“二丫,娘看那个粉红的姑娘家家的戴上可好看了!”
知道林氏误会了,韵秋笑着给林氏使了个眼色。
她是真没想着要买头花的。
事实是,眼前摊子上卖的绢花和串的珠花的样式,她不仅自己就会做,还做的可比摊子上的精致多了。
每到换季的时候,赵府丫头婆子们按份例发的头花,可都是针线房手巧的的婆子媳妇自己做的。
年节的时候,赵太太还会捡那些做的精致的赏给铺子上的大掌柜们做人情,让他们带回家给妻女。
当然,那些绢花用的都是名贵些的丝纱,串那些珠花的珠子也是上档次的珍珠玛瑙之类的,可都比府里体面的管事媳妇、大丫头们那些有瑕疵的东西要强上许多倍!
而眼前摊子上这些粗糙的娟花和坑坑洼洼的珠子串成的珠花,在赵府只能是粗使小丫头的份例,在杨集镇确是庄户人家的姑娘媳妇眼里走俏的饰物。。。。。。
于是韵秋就突然萌生了出了一个补贴家计的好办法。
摊主不妨眼前站的是一个瓷白水灵的俊俏姑娘,一时有些呆愣。
韵秋笑着问小贩,“大哥,这绢花和珠花各多少钱一个啊?”
他醒过神赶紧殷勤的介绍,“这些可都是县城里的新货色,这几种绢花六文钱,那边的要八文,珠花最便宜的是二十文。。。。。。”
探听到了想知道的,顾不上小贩热情的招揽,韵秋客气了句“回头再来买”,就赶紧扯了林氏和全哥儿离开。
在背净的角落里停下来,韵秋急不可待地晃着林氏的胳膊,“娘,那些绢花和珠花我都会做,只要有些边边角角的废布料,那种绢花我一天就能掐出百十个。。。。。。”
林氏先惊后喜,喜悦的在原地走来走去,全哥儿听说有钱挣,也是兴奋地睁大了眼睛。。。。。。
赵府丫头按例发下来的珠花,都是用有明显瑕疵的白珠子,粉珠子,成色差又有裂纹的红绿玛瑙珠、绿松石珠子穿起来的。可这些零碎的珠子在小小的杨集镇也不好买到的,这边有的就是地摊上的那种做好的珠花或首饰铺子里更精美些的珠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