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干亲戚(1 / 5)
韵秋之所以按这样低的价格把绢花给了吴掌柜,确实有她刚才说的原因,感念他指了路。
另一方面,也是吴掌柜的每次要的绢花都不多,每次也不过少赚了几十文钱而已。
可往远了看,这份情意,却可以让吴掌柜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愿意多多的帮扶她一些。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放长线钓大鱼?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了熟人好办事儿。
吴掌柜的人面广,可不单单是与曹二掌柜和林记银楼的东家相熟。
平时拉好了关系,等以后自家要是有啥需要他出面的,想必吴掌柜的一定不好推辞。
韵秋微微一笑,这样算下来,还是自己赚了呢!
原本韵秋还想着先去一趟林记银楼,可看着日头,郭大娘家的油饼摊子应该要忙碌起来了。
母女二人商量了一下,想着能早点过去郭大娘那里帮上一把,就匆匆去集市买了新鲜鸭蛋。
因为连自家的竹篮子都给了曹二掌柜,林氏无法,只好又加了钱买了一只好用来盛鸭蛋。
果然,郭大娘两口子正忙得焦头烂额的。
郭大娘没想到韵秋母女会来看她,还带了这么大一篮子鸭蛋,当即就说,“死老头子,今天早点收摊,中午请贵客家去吃饭。”
有林氏帮着翻油饼,韵秋帮着给客人包油纸,只管收钱的郭大娘才算是喘了口气,手上忙呼着,嘴也没闲着,还一边和林氏闲扯上了。
林氏因为下过大力气,看着显老,可这一聊才知道竟然还比郭大娘小了好几岁呢。
两个人“老姐姐”、“大妹子”的一通热络,结果居然对了脾气,是越聊越投机,颇有种相见恨晚的遗憾。
这两个老太太聊得热火朝天,竟然还各自扯到了年轻时候的事儿,听得忙碌的韵秋和郭大爷暗自佩服不已,几十年前的事了还都记得清清楚楚的。
这才第一次见面,还在挤挤攮攮的油饼摊子忙呼着,两个刚刚的陌生人竟然弄得跟几十年没见过面的亲姐妹似的。
一看买油饼的人旺劲儿过去了,郭大娘就张罗着要收摊子。
这回儿,林氏也不再客气推搡了,直接对韵秋说,“二丫,那咱就去你郭大娘家叨扰一顿!你郭大娘这样的脾气,说让咱去,那就是真心实意的,可不是客套话,推脱了反而伤了她的一片好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