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预知(4 / 5)
要主子不放了他们良籍,他们的子子孙孙可都是打一出娘胎就是奴才秧子的命。而且依照法令他们的一切都归了主子,是不能置办私产的,万一败露了可就是被主子抄没财物,一家子发卖的命运。
可韵秋知道,这些都是明面上的。
各个府里面有些头脸的大管事啥的,哪有清白干净的连一点私产都没有的?
多是借了有良籍的远亲或者更加拐弯抹角的关系的名头偷偷买地或置办铺子啥的。
就像赵家大小姐的陪嫁管事媳妇凉夏的婆家,一家子都打理着陪嫁田地庄子和铺子,还不是私底下贪的盆满钵满的。
赵家大小姐出身商贾,自小就跟着赵太太看账簿子,以她的精明能干哪里会看不出里面的道道儿,不过是因为“水至清则无鱼”这句驭下之道罢了。
马
无夜草不肥,要想马使劲干活儿,没有夜草可怎么行?
所以,京城里很多的奴仆,日子过得可比一般的小吏都舒服。不仅日子过的滋润,背后还有主家做靠山。那些主家势大的大管事,甚至有的官员见了还要点头作揖的。故此,很多世仆是根本不愿被主家放了良籍的。
韵秋还听说,有些破落的功勋之家,公中账房的现银,还比不上家中有脸面的世仆的私产多呢。那些世仆白天当值的时候是奴才,回到自己家也是呼奴唤婢的,吃穿用度有的比府里的主子还要讲究。
故此,因为常山伯府早就败落,又多年没有男丁可以领到实惠的差事,就有那常山伯夫人为了女儿的嫁妆不要那么寒酸,为了有银子给儿子打点仕途,可是一连串发卖了府里历经几代积累的硕鼠世仆。
其实,现在的韵秋暗自里倒是挺佩服常山伯夫人的。
虽说,常山伯夫人这样不顾脸面的做法使得她的名声受到了一些损伤,让京城的名门贵妇耻笑侧目,但她的儿女却是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
韵秋有些狠毒地想,要是被安乐侯夫人给清算了的那个家生子世仆赶巧就是胡家,那可就真真地热闹了!
到了那个时候,胡家自身都是泥菩萨过江了,何足为惧?
就是周婆子的三个儿子也要多少受到些牵连,看周婆子还能得意到几时?
可是,现在还不到安乐侯夫人收拾后宅的时候。
在那之前,自家还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可能的状况。
如果胡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