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峰回(2 / 4)
关于孟大海的亲事,这两年不知道跑断了腿多少媒婆的腿脚了,可他就是左挑右拣的没遇到个合眼缘的。
老话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心头宝,孟张氏再心急不已也白搭,拗不过孟小海也就只能依了他继续拖着。
那天孟小海凑巧见了韵秋一面,一眼就相中了,回去就央着他娘孟张氏上门说亲呢。
娶儿媳妇可不是个轻省事儿,可得擦亮了眼睛,不然娶回来一个搅家精,必然家宅不宁啊!
孟张氏再宠爱小儿子,也不敢冒冒失失地就答应下来。
孟张氏自然先是从春桃那里打听韵秋,东邻西舍的,春桃话不掺假的同时自然是往好里夸,又拿了韵秋做的绢花给孟张氏瞧。
虽说娘家贫寒,但抬头嫁女低头娶媳的,这李家姑娘模样人品没得挑,手又巧,最最难得的是儿子喜欢,孟掌柜两口子也就答应了。
偏偏孟张氏正要打发大儿媳妇春桃回娘家探探话头的关节,韵秋家可是接二连三的闹起了笑话来,一时间风头无二的,这闲话传的可是啥都有。
就是双阳镇的人在避暑纳凉闲磕的时候,也是满嘴的议论。
孟张氏老两口就打了退堂鼓了,孟家好歹也算是有脸面的人家,可不敢凑这个热闹劲儿。
孟张氏央求了媒婆继续相看合适的姑娘,可孟小海就是拗着劲儿,死缠着孟张氏说李家姑娘是个好的,都是外面在瞎传一气的,还在相亲的的时候故意往自己脸上抹黑……还赌气说,娶不到韵秋他就打一辈子光棍算了呢!
孟张氏没法子了,骂了不管用,又舍不得往死里打,只好亲自找了亲家母朱大娘讨个主意。
朱大娘自是激动起来,吐沫星子飞溅地把事情从头到尾给孟张氏讲了个底朝天,还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子保证,韵秋是个好的,全是被周婆子那些黑心肝的带累了,要是她说一句假话,就把一双眼珠子挖出来,送给孟张氏当滚珠儿玩!
再说,韵秋要真是个不稳妥的,咋地她也不能说给自己的亲闺女做妯娌啊?她就是看在邻里的份上疼惜韵秋,可以越不过春桃去不是?
朱大娘的话句句在理,无可反驳。
孟张氏当下就信了七八分,剩下的三两分还在顾忌外人的眼光。
可想起自家那个闹得自己脑仁子疼的小冤家,就咬咬牙托了朱大娘去李家递个口信儿,说想正儿八经地相看韵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