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礼成(4 / 4)
如今屋子里两厢门的衣柜和木板箱、成套的桌子凳子、还有红漆的洗脸盆架和马桶,都是韵秋的陪嫁。几天前被大郎赶车拉到了郭家,前个儿又被安置到了夏家的喜房里。
屋子里其余的崭新的茶壶水杯之类的,自然都是夏家添置的。炕角的四五床缎面喜被,都是夏婆子准备的,林氏准备的两床都在半开的板箱里放着。
要说喜房安排在西厢,而夏婆子住在堂屋的东里间,韵秋私心里是满意的不得了。
实在是自家里,娘亲林氏的东里间和大郎的西里间都只有门帘子挡着,连个正经的门都没有,夜深人静的时候咳嗽一声都听得清清楚楚。大郎虽是亲大哥,但男女有别。冬天里在屋子里就着马桶起夜,韵秋跟做贼似的小心再小心,就怕声音大了惹尴尬。
不一会,嫂子刘氏进了屋,客气地让喜娘去外面入席。喜娘虚推了一下,就爽快地去了外面。
娘家嫂子在身边,韵秋总算是松了口气。这就是隔了一道墙的好处,不然哪有这样的好处,有娘家嫂子就近陪着。
“小姑,咱娘她们让我来陪着你。要不要喝口水润润,我给你倒?”刘氏赶紧张罗。
“不用,不用!嫂子你可是双身子,又忙活了大半晌,赶紧坐下歇歇!”韵秋赶紧催促刘氏坐下,要喝水她自己随手就能倒。
刘氏就坐在桌边的凳子上陪她,不过一会儿的功夫韵秋就憋不住了,“嫂子,屁股下面隔得难受!”
刘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这会儿倒是笑的挺挪揄的,哪里还有昨晚个奉林氏之名给韵秋讲洞房那啥的吭吭唧唧。说实话,要不是韵秋有前世的经历,还真被刘氏含含糊糊的三言两语给交代的一头雾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娘也真是的,自己不好意思说,就拿出婆婆的款儿指派起了嫂子!
屋子里也没外人了,刘氏就帮着韵秋重新铺了被褥,把炕上的花生大枣都给抖了出来,装进桌子上的喜盘里。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紧赶慢赶的终于码完了,查了不少古代婚礼的资料,希望大家能满意!
欢迎投霸王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