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十年(1 / 4)
怀胎十月期满,韵秋不负众望为夏家生下了长孙。
夏婆子是有孙万事足,恨不得白天黑夜都把大孙子抱在怀里,片刻不肯撒手,眼气的郭氏老两口子眼巴巴地瞧着,恨不得一把夺过来抢在怀里抱上一把。
可就是抢着襁褓抱在怀里,也是治标不治本,那还是人家夏家的孙子。于是郭氏老两口就眼巴巴地盯着韵秋的肚子,就盼着快些再次鼓起来,快些生下他们郭家的孙子。这是因为多方商量,经了瑞哥儿同意以及夏婆子的万千不舍勉强点头,韵秋生下的第二个男孩将承了郭家的香火。
也是因为有了趁着还能动弹要为孙子多多积攒家业的念头,郭氏老两口后来与李家大郎和夏家共同盘下了县城的一个大铺面从做早点、小菜和面食起步,这就是以郭氏和林氏的姓氏命名的郭林小馆。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韵秋肚子里积存的那些从赵府厨房偷师的做菜法子,以及曾经走南闯北的夏子睿的托了昔日兄弟们从各地搜集来的地方特色的家常菜。夏、李、郭三家自此走上了踏实安稳的致富之路。
此后不过十年,享誉大兴县城的第一大酒楼—郭林大酒楼,不仅在邻县立稳了脚步,还在京城聚集南来北往的货商的西大街租赁了上下楼的两大门面挂牌开业。南北各色家常菜让远离家乡的商人小贩一慰思乡之苦,招牌油饼子、筋道的杂粮面、地道的野菜煎饼、秘制的腊兔肉、辣爆猪杂等乡野吃食,也让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京城人忍不住来换换口味。
物美价廉,更兼之郭林大酒楼的大掌柜李全左右逢源、殷勤迎来送往,生意兴隆自是在意料之中。
韵秋斜倚在临窗的大炕上,一边就着烛火绣着手里的肚兜,一边在心里不住地感慨。老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可如今不过十年,就已经是风水轮流转了!如今的舒服日子,不仅是十年前的韵秋不敢预想的,更是那些曾经欺负欺辱过林氏他们孤儿寡母的人们做梦也想不到的。
“大奶奶,这是厨房刚熬好的莲子羹,您趁热喝一碗!”伺候韵秋的夏忠媳妇笑吟吟地端了青花的白瓷小碗进来。
“嗯!”韵秋接过来,舀了一瓷勺送进嘴里,甜丝丝的,“那边可都歇下了?”
“两个老太太亲自看了几位小少爷睡下,就回了各自屋里睡了!”夏忠媳妇连忙回答。如今郭夏两家早就过成了一家,两个院子也翻新成了一个两进的大院子,夏宅。夏婆子和郭氏老两口就整日在后院里围着五个孩子打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