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崔先生的故事(2 / 4)
所以我母亲把我带到他的面前,过去这许多年我都还记得到那个傍晚,那一个和蔼的中年人带给了我什么,他带给我一个全新的世界,我当时还是问他:“我们每天种植,收获为了粮食,粮食都是为了活命,而活命之后又是为了传宗接代,一代一代的下去,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是不只是为了活下去呢?”
那个中年人略微的沉吟就对我说:“这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活着的意义和理由,所以我无法解答你的问题,但是你这孩子颇具慧根,若是能好好学习圣贤文章,或许有一日前途不可估量。”
于是和我的母亲说要收我做关门弟子,教导我圣贤经典,我母亲做不了主,就喊来了我的父亲,我父亲起初很是为难,说:“自己家里穷困,将来不可能供我去考科举,而且农家的孩子笨,怎么可能学的出来?与其这样浪费时间不如好好的在家务农。”
我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贪图我是一个男丁,家里少不了我这样一个劳动力,想要让我留下来帮忙,我的父亲一生全心全意都扑在那几块土地上,家里也算不上富庶,只能说丰年可以有点念想,灾年只求温饱自然也就舍不得我这样一个未知数的出现。
想来我那第一个师父也不是普通的读书人,能做出那种弃官为民的事来,想来也是一个真性情的人,所以他就这么对我父亲解说:“志在科举的人,只是为了光宗耀祖,他们读书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却永远都不知道那些圣贤的真正含义,而您家公子所问的问题却是世间罕有,问的是那世间真谛,众生解脱之道,鄙人愚昧,所知不多,但也知孔圣人十五志而有学,寻师访道,所为的便是解救民间疾苦,为天下求得安宁,道祖李老君,年少便问礼商容先生,不过为解心中疑惑,为的不过是知道心中那点对自然万物的困惑,那西方的佛祖本是一国王子,为解众生疾苦于菩提树下悟道,这些圣人大贤皆因一点慧心人世迷茫方能有千古传承的成就,而鄙人在令公子身上便看到了这点慧心和迷茫,所以鄙人不才,像、亲手调教,他日或许也有此无边成就。”
我父亲并不懂什么慧心,也不懂什么迷茫,但知道那孔圣人和道祖还有佛祖是何等人物,那都是要摆在庙里与人供奉的,就连历代帝王见了也要躬身屈膝,而眼前的先生更是言辞凿凿,也不敢怀疑,赶紧交出了我。
我念书之于,也要到田间去帮忙做农活,那位先生让我称其为老师,然后就开始为我传解经典,我那位老师所知甚广,三教经典都熟读于心,如果不是性情太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