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从头再来(1 / 4)
在亚述行星上发生的3月1日战争整整持续了两天,这种诡异的战斗在太空时代几乎是不可相像的。这个时间倒是和一战时期的日德兰大海战一个德行,就连战果也类似。日德兰上,德国人出动了101艘战舰,英国人则投入了151艘,可损失的所有战舰不过24艘,才17万吨,连双方的零头都没够上。远远赶不上二战时珊瑚海和中途岛那种主力舰一片一片的战沉的惨烈。出现这个结果原因很简单,说实话,这就是一场争夺殖民地的战争,所以双方都没有拼尽全力的欲望。这样一来,执行保守的策略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双方进攻欲望不仅完全比不上第一次天地战争的时候双方几乎杀红眼的战斗,就是连一年前那次在第四行星发生的遭遇战都不如。双方舰队各有两艘主力舰,在巡洋舰和各种辅助舰只上的数量差距也不大。这种当面锣对面鼓的战斗如果打成白热化的话,那么双方各损失上百分之五十几的战舰一点悬念都没有,如果有人拼命,那么战损高达七成也没啥问题。就好像在太空圈刚刚独立的那一阵儿,北约发动了从月球轨道的两端攻击L5的“星门”战役,双方两百多艘战舰在距离地球四十多万公里的太空中惨烈厮杀,几乎拼光了双方所有的高速驱逐舰和几乎一半的巡洋舰。当时太空圈的战舰几乎是受损后就直接后撤到前线临时维修卫星上抢修(仅仅是用大块的钛合金和装甲板把弹孔一堵),然后再用最快的速度开出来继续打。在那之后,双方互相执行了十几年的先军政治,让经济发展大打折扣。如果不是这样,也不会被上合甩开这么远。但是这次不一样,六千多光年的距离,还有太空工业一片空白的亚述行星。双方补充舰队的能力远远没法和在地球圈比。这一点,D.S.A的内森·科林茨和北约的伯兰特·拉克里夫都很清楚。
先做好防守,尽量抱住自己的主力作战力量成了双方主官共同的打算。
这就涉及到一个功率的分配问题,当你把更多的功率投入到偏转电场的时候,你的火力,你的重粒子炮的功率就会捉襟见肘。这是物理学规律,谁也不能例外。
所以,双方在3月1日的战斗中,看上去光网漫天,连核弹光墙都出来了,但是损失的总吨位却都不多,因为连阿尔帕玛尤级的齐射都没几次。
倒是后来,双方大舰队压阵,配合地面行动的分舰队之间发生了几次激烈的交火。
这些太空中的战斗基本山都和章迈无关,在瓦恩佳头七的那一天,他接到了一封邮件,邮件中告诉他,袭击他在希尔顿酒店住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