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大国的心思(中)(2 / 4)
。
但是,这种编制方式,肯定是和现代战争完全不搭调的。亚述人甚至不知道润滑油到底该带多少才是合适的。
所以,亚述人最需要决定的,不是自己是不是还是亚述人武装力量的指挥者,而是真真正正的建立一支能将这些强大的武器运作起来的队伍。
“我明白了。”艾妲点了点头。
“您还没全明白。”孙华林却这样回答艾妲,他的目光又转向了雷冯斯首相。
“我知道您一开始就让联军的各路人马都交出了自己的军队。但是,您能不能说一下,现在塞拉龙特联军的构成,真的摆脱了原来各路人马互不统属的桎梏了吗?”
孙华林的这个问题,又揭开了塞拉龙特联军的另外一个很大的弊端。雷冯斯首相思考了一会儿,然后把现在塞拉龙特联军的现状和孙华林说的一些现代军队的要点进行了一下对比,得出了一个让人沮丧之极的结论。
“完全……没有。”首相大人长叹了一口气,“我们仅仅是把他们放在一起而已。所有军队的构成,还仅仅是按照原来的那种,熟人找熟人,同乡找同乡,原先本来就是一起的老兵依然在一起,我本来以为这样可以保持战斗力的。”
“如果是封建时代的领主军队,这样倒是很能保证战斗力。”孙华林略带惋惜的点点头,这位老人对亚述人的反抗斗争贡献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可惜观念的问题让他总是无法扣住战争的脉搏。
“这是我们的军事观察员在贵军中间走访的时候收集起来的一些问卷,我挑出了一道问题,您可以看一下。”说着,他递给雷冯斯首相一张表格,已经翻译成的亚述文字的那种。
结果来,雷冯斯首相仅仅扫了一眼,就明白了孙华林说的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上面的问题只有一道,而且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仅仅是问距离的问题。
“PA的电磁投射器能把电浆炸弹扔多远?”
就这么一道题,下面的答案竟然是五花八门。
“掷石之远。”这位估计可以去参加奥运会,链球世界冠军会被毁三观的。
“跑一会儿的距离。”这是乌龟跑还是斑马跑。
“那么远吧。”这位说问题的时候是带着手势的,他指着远处的一棵树说道。
“可能跟弓箭射出去的射程差不多?或者步枪?”这位看来不大明白步枪到底能打多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