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重锤与利剑(一)(2 / 6)
有这种功能,但是,那是在你的对手在正面一线平推的情况下。
一线平推是一种最稳妥,但是也最呆板的战术。也许北约的那群不会打陆战的,一个左勾拳都打的笨拙无比的军队喜欢用。但是阿德索娅是坚决不会那么干的。
太没效率了。
还有一点。布蓝莱德和阿德索娅做过一次详细的分析和计算。结果是,如果在十天之内完成战役进攻阶段,达到第一阶段战术目标的话,那么接下来的防御阶段自己将拥有很大的回旋空间和较为充足的物资补给。而且可以为在基尔柯因地区修建前进战术支援工厂争取最便利的条件。而如果第一阶段的时间超过十天,尤其是陷入胶着的话,那么无论从配件还是其他补给方面,都是对自己空前不利的。
同时,阿德索娅也拿不准那位修尔·斯汀克会不会在布莱克菲尔德地区跟被抽调过去的那支重装部队死磕,如果对方突然达成什么妥协,被对方一头压到自己这边来,那么这次的战役目标和内后要达到的战略目的就都完蛋了。
从这个方向说,圣杯骑士团也只能进攻。
三个战役支撑点,就等于是三个重兵集团。按照2423型的微波数据分析,这三个支撑点应该是前强后弱的类型,也就是前面平行的两个是最重要的,后面的那个是用来当做短纵深基地的。同时也是为后面的临时小型聚变电站进行的保卫工作。
而阿德索娅就把目标定在了那个最小的战役支撑点上。
所谓战役支撑点,就是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粗浅点形容,就是防御最坚固,火力最凶猛,同时围绕这个点能让其他的军事力量也发挥自己作用的一种布置。在早先的战争中,在战场上一个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堡垒或者一座坚固设防的山头,都可以起到战役支撑点的作用。而现在的战役支撑点,则已经从利用自然条件进化到了自己利用堆里投放量或者防御量的方式形成战役支撑点了。比如现在,在战线的正面,连个前进支撑点中间相隔八十公里,然后从两翼形成了很多个以多脚战车和PA组成的机动兵力集团。就好像一长串珠子一样在整个阵地上分散开,形成了一大片的交叉火力地带。同时配属离子火箭发射器,定时地雷和当做固定炮台使用的坦克等,用来迟滞进攻方。而两个战役支撑点上,则是分为使用坦克的防御力量和使用UFP的机动力量。一旦撒出去的多脚战车和PA的散兵线上有一个节点遭到攻击,属于机动力量的UFP就可以立刻进行支援,同时坦克部队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