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入京1(2 / 3)
军事打击力量。英国在1850年是强大的,它强就强在拥有现代的、创造财富的工业和由此产生的一切利益”。
根据《大国的兴衰》一书的计算,1860年,英国的生铁产量占世界的53%,煤和褐煤的产量占世界的50%,其现代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全世界的40%……50%,人均工业化水平是中国的15倍。
1820年,中国的GDP约为英国的7倍,却在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被英国击败。1870年中国的GDP仍是英国的1.8倍,而且大于英法的总和,却没能阻止英法联军在1860年火烧圆明园。
1884……1885年,中国在中法战争中不败而败,此时中国的GDP是法国的2倍多。1890年,中国的GDP约为日本的5倍,但中国军队却在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损失惨重。
清朝不仅缺乏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而且其GDP中有相当高的份额是皇家园林及贮藏其中的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皇家园林中的无数珍宝,就是清朝统治者把本可投资于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奢侈活动的活标本。
这些财富不仅没有成为清朝抵抗侵略的战争资源,反而让清朝统治者更容易对外投降。1895年,慈禧太后没能把对日战争坚持到底,明明惨胜了也不愿意出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日寇打进北京城,让她心爱的颐和园重蹈圆明园毁于一炬的覆辙。
要知道,在鸦片战争之前,清国连海关都没有的,这笔巨额的收入都是之后英国人帮忙建立的,税收虽然少得可怜,却也因为庞大的消费市场每年拥有不菲的数字。
就是这样‘富有’的清国政府,面对着养活旗民的那庞大消费,却也足够让当权者闻之变色,已经是一个尾大不掉的难题。
在维新的政策当中,旗民的利益也首当其冲……
“怎么感觉这里的人都好悠闲啊,完全没有一点儿上海的繁忙紧迫感,这……简直让我想到了我国本土上的那些贵族老爷们。”
乘坐马车入京后,面对这完全与众不同的怪异环境,车上的窦纳雅也不由捂了捂小嘴,似乎完全不敢相信这个被宣传为腐朽鲜肉的国家,竟然还能拥有着这种悠闲的节奏,似乎丝毫不担心外力的压迫一般。
繁华、奢靡、腐朽,这是初次入京的三人心中闪过的念头。
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