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谋划2(2 / 5)
世凯抵京陛见之时,日前首相伊藤博文由天津低调抵京!
伊藤博文!刚刚御任的日本前首相!甲午战争的爆发就是在他在任期间发生的!
这是一个一贯奉行对外扩张政策的侵略性首相,他是使日本迈进现代化国家、成为近代世界列强之一的功臣,其本身的能力和经历,哪怕是作为敌人也是需要敬佩的。
而虽然在伊藤博文手上发生了甲午战争这种事件,但其实他本人对于大清来说,却并算不上拥有多大的敌意,更多的只是想着要从大清身上小刀子割肉,倒是对整个大清的版块没出现什么企图。
他心中清楚,以日本的先天限制,面对大清是有极大的劣势的,一旦大清从目前的困局中走出,那一旦新仇旧恨算起来,对日本的处境可相当不妙。
在担任首相的时候,因为身份的关系,他的言论和行动都有很大的顾虑,不过现在的话,却是没这么多限制了。
他内心对于大清也是有着两手准备,同英国的想法一样,获取足够的利益那是必须的,这是所有国家交往的一种大前提!
但同时,他也有一种想要化解双方矛盾,将来以便以更加平稳的方式与大清形成利益同盟,共同抵御西方列强的同时在国际上获取足够的好处。
就出发点来说,他当然不是为大清着想,不过就行动上来说,他也趋向于协助当今大清朝廷进行新政,来获取将来一个亲善日本的政权。
如果有可能能够吞并灭亡清国,取而代之,这位看似和蔼的老人绝对不会有丝毫手软,不过可惜,就连西方列强加起来都没这个能力,他自然不认为日本能够拥有这种可能了,既然如此,那自然只能选择现在的新方案。
伊藤博文是日本迈入帝国主义的主导者,对于这种维新变法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而他本人这次,也是经过窦纳乐公使的介绍,过来作为大清维新参谋的。
以英国现在的立场,窦纳乐做出这种举动当然是无可厚非,可以说伊藤博文比他们西方都更加拥有应对眼前场面的经验。
获得了英国支持的光绪自然也会给这个面子,同时变法进行到这种地步,他也感觉到了前路的艰辛,以及……
呃,维新派的那些学子们,的确有点眼高手低的不靠谱,空泛的谈论没问题,可真的涉及到了实践方面,他现在真的在抓瞎。
可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所以才是硬着头皮下了诸多看来是胡闹的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