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玉精(2 / 3)
龙身边的一个美女轻轻把那只蝉拿在手中,她花容失色:“这是真蝉,真的蝉,绝不可能是雕刻的。”他说着把蝉递给了银百伶,银百伶面色苍白,一句话也不说,转身递给了我。
是的,这绝不是雕刻而成的,这是一只真的蝉,我相信,就算现在最优秀的雕工也雕不出这样的东西。
玉蝉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至商代大量出现。自汉代以来,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称作含蝉,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复活。把蝉佩干身上则表示高洁。所以玉蝉既是生人的佩饰,也是死者的葬玉。
玉蝉一般可分为三种:一、冠蝉,用于帽饰,无穿眼;二、佩蝉,顶端有对穿眼;三、含蝉,在死者口中压舌,刀法简单,没有穿眼。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赋予蝉更多的含义。如以一玉蝉佩在腰间,谐音“腰缠(蝉)万贯”,以一蝉伏卧在树叶上,定名为“金枝(‘知了’的谐音)玉叶”,也有人将佩挂在胸前的玉蝉取名为“一鸣惊人”(取蝉的鸣叫声)。
玉蝉在中国非常普遍,算是古代玉饰中最常见的一种,在山城博物院收藏有上百个玉蝉,从新时期时代一直到民国时期的都有,但绝没有这样的蝉,膜翅,口器,包括发声器管,甚至身体表面的细毛都清晰可见。
金九龙问道:“老七,这些真是真蝉所化?”,我咬了咬牙,把蝉猛地摔在地面上,这一下摔倒的粉碎,我长出了一口气,玉蝉的内部是玉,并没有石化的内脏,这仍然是一个雕刻的玉器,并不是真的蝉化玉。
所有的人都长出了一口气,但这里这么多玉,而且如此的逼真还是惊讶不已,我不知道怎么形容我现在的感觉,一切如此的不真实,一切又如此的真实,雕楼玉彻竟然是现实的。
前面明明是一处古藤,上面还有两只翩翩起舞的彩蝶,我走到近前,还以为这是一处活着的东西,只有当亲手触摸了,才能感觉到玉的温润坚硬。
宫殿一共三重,第一重院两侧的配殿都是一座座雕像,这些雕像大多都是我在海底龙宫里见过的雕像,也有一些我没有见过,他们大都神态恭谨的坐在地上,仿佛是在听课,也仿佛在沉思。
而在第二重的配以工代赈里更多的都是珠宝,日用品,有一个配殿里放有各种各产的鱼,动物,飞禽,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上等的玉石精雕而成,只是数量之多,足让人瞠目结舌,仅数米长的大鱼就有数以千计。
而另一个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