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病危(6 / 8)
么穴下针?躺在床上还是坐着?”
“坐在椅子上就可以,第一次在肺经五腧穴下针。”
“五腧穴!好像没有听说过这个穴位。”
“呃,这么说萧编剧也通晓中医了?”
“谈不上通晓,仅仅是略知一二,我写的这部电影叫‘寻找失落的中医秘籍’,写剧本的过程中查阅了一些中医资料,所以多少知道一点。”
“听名字这部电影好像跟我们中医有联系。”
“嗯,的确涉及一些中医内容,您说的五腧穴在什么部位?”
“在肘关节以下。”
萧碧菡姿态优雅地坐在椅子上,看了看手上戴着的黑色绣花手套,然后轻声问道:“需要把手套摘下来吗?”
“不摘下来也行,你的病症为阳虚外寒,用补法在太渊穴上运针就可治疗你的病症。”
三药从药柜上取一根棉棒,沾上碘酒后,一只手托起萧碧菡的左手,用棉棒在她手腕横纹上擦拭了一下,扔掉棉棒,再从针盒里拿起一根针头形状有点像蚊子嘴的银针,这是专门用于补益精气的毫针。
中医的神秘和精妙通过一根银针展露无遗,体内正气虚弱时可以通过它补益,而邪气旺盛时也是通过银针来泻出,补或泻都通过针刺来实现,其中的奥妙就在于运针的快慢。进针慢而出针快并急按针孔的行针方式为补法,进针快而出针慢,不按针孔的为泻法。
三药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银针中部,用左手托着萧碧菡的手掌,仔细观察血脉的走向,补法要顺着经脉循行的方向施针。三药抓住时机,迅速将针刺入萧碧菡腕部的皮肤中,针头不偏不倚猛地刺入太渊穴中,随后轻微而缓慢地进行捻搓。
按照针灸原则,行针时要求医生将精力集中到针端,要有如临深渊的感觉,既要小心谨慎又要聚精会神。下针后要注视着病人的双目,用自己的眼神来控制对方的精神活动,从而保证病人的经气运行畅通。
三药把针尖扎入太渊穴后,手指轻轻捻搓着银针,然后眼睛盯着萧碧菡的双目,准备引导她的经气运行,却忽然发现她也在注视着自己,而且萧碧菡的目光中似乎有着难以抗拒的魔力和诱惑。三药顿时心里发慌,鼻尖上不自觉地冒出了汗珠,不仅没有控制对方的精神,反而让对方控制了自己。他赶紧低下头看着手里的银针,轻声问道:“有什么感觉没有?”
“嗯,刚开始像是被蚊子咬了一口,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