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因缘时节(8 / 20)
碰见几个放牛的牧人。牧人们问他从哪里来?三王子望了望天,指了指山。牧人们惊喜地说:‘啊,你从天上来。’就把他扛在脖子上,来到了自己的部落,四处传言:‘这个人从天梯上下来,是十三代光明天子下凡。’大家看他的确与众不同,就拥立他为王,起名叫聂赤赞普。‘聂’是脖子,‘赤’是宝座,‘赞普’是王,就是骑在脖子上的王。从此,吐蕃西藏有了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有了第一座王宫雍布拉康,雅拉香波神山也就成了历代藏王的生命之山和象征藏族发祥的神山。
“我最早的祖先就是聂赤赞普的后代,是雅拉香波神山的王子。他的领地十分辽阔,一直延伸到喜马拉雅山下。后来发生了朗达玛灭佛,藏王时代结束了,祖先的后代们都变成了穷人甚至乞丐,默默无闻。但我喜欢这些默默无闻的人,在他们中间有我的祖父祖母,有我的爸爸妈妈。爸爸去世了,妈妈还在世,都已经八十多岁了,还好好活着,和我的姐姐在一起,健康地活着。我天天想着妈妈,一想到妈妈就想到西藏,一想到西藏就想到妈妈。”
什么样的原因,会让一个有这样伟大的祖先并津津乐道的人,一个感情深厚得整天想妈妈想故土的人,成为杀人嫌犯呢?
王岩思考着,看看表,赶紧打开QQ,看到“度母之恋”已经在线,便写道:“对不起,晚了两分钟。”这就是他要见的人和见的方式,一个星期一次,今晚正是约定的时间。
“度母之恋”说:“不要紧,我也刚上来。”
他们的聊天已经有半年了。王岩因为关注察雅乌金事件,经常会在网上消耗一些时间,有时也会以“乌仗那孩子”的网名留言、发帖和聊天。突然有一天,“度母之恋”跳进了他的视线,然后就成了唯一一个引起他长期关注的聊天对象。对方透露他是个喇嘛,还说到西藏的风物和拉萨的建筑,说到他家乡的阿尼玛卿雪山和巴颜喀拉雪山,一再地感叹着,雪山不白了,草原不绿了,河流越来越小了,架在河床上的转经筒已经不能随流转动了。
有一天王岩问道:“你为什么叫‘度母之恋’?”
“度母之恋”反问:“你为什么叫‘乌仗那孩子’?”
王岩说:“我说了实话你也得说实话。”
“度母之恋”说:“那我就先说实话,‘七度母之门’是密宗修炼的法门,我是它的崇拜者,也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修炼者。”
王岩问:“你修炼成功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