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万玛之踪 (2)(2 / 7)
的孤本经卷锁在壁龛中,他们看得见摸不着,只能排除在外了。
梅萨说:“一般来说,掘藏者无法接近的地方,伏藏者是不会留下启示的。”
他们径直来到最里面富丽堂皇的达赖和班禅弘法宝座前,隔着防护栅栏瞅了半天,沮丧地摇摇头。
香波王子说:“现在就剩下柱子了。大经堂一共有一百六十八根柱子,其中六十根在墙内,每一根都是造诣很高的艺术品。”
他们一根一根地研究柱子顶端的雕刻和围裹柱子的蟠龙壁毯,顺便也看了看柱子之间一排排的禅座、五彩的条毯、集体颂经时的法器、烂然一片的栋梁、斗拱、藻井、佛教故事壁画以及悬挂着的帷幔、经绸、幡幢、伞盖、古代卷轴画等等,什么收获也没有。可以容纳三千喇嘛同时诵经的大经堂,这个被僧人称为参尼札仓、修习五明义理的显宗经院,毫无悬念地拒绝了他们。
梅萨说:“那就去‘夏达拉康’长寿殿,说不定我的根器比你好。”
他们走出大经堂,朝长寿殿走去。
梅萨问:“为什么要在塔尔寺建一座长寿殿?相对于人的长寿,佛教不是更重视无常、消亡和灭度吗?”
香波王子说:“这就是佛教世俗化、人性化的一个证明。长寿是极境,是世俗界的最高目标,怕死是一切生命的本能。佛教只有尊重人性和人的本能,才有可能扎根人间。以此类推,我们就明白为什么藏传佛教会产生仓央嘉措和他的情歌。仓央嘉措代表爱情,爱情也是极境,是世俗界的理想目标。无爱是最可怕的,有恨是最痛苦的,一个有爱无恨的世界是宗教的,更是世俗的。这应该是仓央嘉措的逻辑,也是我之所以开启‘七度母之门’的原因。具体说,有爱加无恨,就相当于香波王子加梅萨,那就是整个世界,一半世俗,一半宗教,缺了是不好的。”
梅萨生气地说:“你说着说着就来劲,你要学会尊重别人,尊重我,也尊重智美。”
“智美不在,我怎么尊重?”
“不管他在不在跟前,我都是属于他的。”
“你在欺骗你自己。”
“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长寿殿的由来。”
香波王子说:“你总让我走神。按照公认的说法,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在康区理塘转世后,作为七世达赖喇嘛被迎请到青海塔尔寺供养。他告诉僧众,他上一辈子活了二十四岁,这一辈子要多活些年头,至少超过一倍。为实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