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苇渡河 (1)(7 / 23)
品,
请把我年轻的玉峰,
也带进佛殿里面。
“两首情歌?”这一次,香波王子没有模拟当年仓央嘉措的音调唱出来,他愣愣地望着,忧郁地说,“仓央嘉措就要离开西藏了,前一首情歌是他最后的情爱记录,说明即使危难来临,他也没有放弃和女人的约会。相反,危难往往是动力,越是深重就越会把他推向女人,尽管他也知道,所有他必须面对的危难都和女人有关,所有他必须奔赴的约会都意味着诀别。但我一直搞不明白,这个时候和仓央嘉措约会的是哪个女人?她肯定不是玛吉阿米、姬姬布赤、仁增旺姆、伊卓拉姆、吉彩露丁、措曼吉姆,因为他对她们的称呼一直是‘情人’,而现在‘爱人’出现了。‘情人’是多元的,‘爱人’是唯一的,这在仓央嘉措时代的西藏,也是如此。我的结论是,仓央嘉措以达赖喇嘛的地位和生命为代价,经历了那么多生死不渝的爱情之后,又有了一次更加深刻难忘的情爱邂逅。”
梅萨说:“作为诗人和歌手,仓央嘉措未必是经一事写一诗或唱一歌的,他可以想象,可以虚构,文学本来就是一种以假乱真的东西。”
香波王子说:“但我还是相信,所有进入‘光透文字’的仓央嘉措情歌,都有真实的事件作为依据,不然,涉及到的人物怎么可能重现于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呢?”
梅萨说:“往下说,后一首情歌怎么回事儿?”
香波王子瞪着“光透文字”沉思着,半晌不说话。
梅萨着急地问:“很费解吗?”
香波王子疑惑地说:“两首情歌不是一个时间一个地方创作的,怎么会合起来作为‘授记’呢?‘繁茂的锦葵花儿’这首情歌是仓央嘉措在后藏日喀则的作品,那次他在摄政王桑结的陪同下,前往扎什伦布寺五世班禅额尔德尼洛桑益喜大师座前接受比丘戒,最终虽然被他拒绝,但他却不能拒绝走进坚赞团布寝宫,他的寝宫就是佛堂。这首情歌就是在扎什伦布寺的寝宫里唱出来的,不明白为什么会用在这里做‘授记’,难道‘让身心变得舒畅’的这次情爱相会,发生在扎什伦布寺?不可能啊,这时候蒙古和硕特部首领拉奘汗已经夺取西藏政权,仓央嘉措一直被软禁在拉鲁嘎采林苑,虽然他有可能离开林苑,走向原野,不顾一切地去跟爱人约会,但却无法走向遥远的需要骑马行走半月之久的日喀则。”
梅萨说:“但想象是无处不在的,离开了想象和虚构……”
香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