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骷髅杀手(12 / 22)
方,意思是大食子是他情人的奉献,请佛保佑她幸福平安。大食子是须弥山的象征,须弥是梵文,‘妙高’的意思,佛经上对‘妙高’的解释是:‘妙在金子堆成,高在顶天立地‘。”说着,他停下了,看着梅萨的反应。
梅萨说:“你说得云山雾罩,我越听越不得要领。”
香波王子说:“有点耐心好不好,要领需要你自己感悟。现在说酥油花。酥油花最早是苯教徒的礼神食品。文成公主带着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到达拉萨时,已经到了草衰花谢、果实离树的冬季。按照印度习俗,佛前必须供养六品:花、涂香、圣水、熏香、果品和佛灯。六品中缺少花和果品,藏族人就用酥油加颜料制作了一捧花和一盘果,献给了释迦牟尼。这是佛教塑造酥油花的开始。后来变成大规模的造形艺术是靠了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师的推动。公元1409年,首次拉萨大昭寺祈愿大法会前夕,宗喀巴在甘丹寺做了一个梦,只见鲜花遍地,异彩纷呈,佛祖的身上虹霞斑斓,珠光宝气弥漫了天地。他醒来后立刻吩咐僧众按照梦境制作酥油花,并在拉萨大昭寺祈愿大法会上隆重展出,这是第一次酥油花以大型佛菩萨的塑像和人物故事为内容出现在佛教舞台上。酥油花是冬天制作,夏天消融,就像一个华丽的梦,转瞬即逝,这恰好又是无常、无色、无自性的体现,所以酥油花又是佛教理义的生动演示。这一对吉祥鹿酥油花是仓央嘉措亲手制作的,它在酥油之外还添加了冰寒石和冰片的粉末,有降温凝固的作用,再加上外面涂了一层很厚的自然漆,所以一年四季都保持着老样子。”
梅萨问:“仓央嘉措制作它干嘛,有什么用意吗?”
香波王子说:“古印度有一尊善神叫鹿目女,她由母鹿演化而来,是大原野的守护神。她有一双大而亮的眼睛,能望得很远很远。有一天她望见山那边有一些自然生长的香稻,就派人去采来香稻的种子,播撒在了原野上。于是原野有了连片的稻谷,人们有了丰衣足食的日子。所以在古印度人的观念里,鹿不仅是吉祥的,更有登高望远的意思。所以吉祥鹿的造型一般都会出现在寺院的平顶或脊顶上。又因为释迦牟尼成佛后,首先来到博罗奈城的鹿野苑,向曾经追随他的五个侍从宣说自己大彻大悟的‘四谛’、‘十二因缘’等。五个侍从立刻被感化,心生欢喜,成了佛陀最早的五个弟子。这是佛陀的第一次说法,被称为‘初转法轮‘,发生在众鹿生活的鹿野苑。所以当吉祥鹿出现在寺院的平顶或脊顶时,往往是翘头相对,中间是金色法轮。法轮是圆形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