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回光返照(9)(2 / 7)
上、请旨定夺。
皇帝也是无计可施,就降旨请来了当时极负盛名、堪比老庄的道教名人严君平,请他运用神通,算算看到底是什么人竟然如此大胆。
当时道教大兴、高人辈出,为何偏偏宣召严君平前来解决此事呢?
那严君平住在郫县平乐山,曾在山上刻下“王莽服诛,光武中兴”八个大字,当时世人均不了解此预言兆何吉凶,直到二十多年以后,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人们才恍然大悟。
严君平在平乐山写出了《老子道德真经指归》与《易经骨髓》两部传世经典,培养出了位列《三字经》“五子”之一的西汉名人扬雄,可谓是名噪一时。
严君平进京见驾之后,未等皇帝开口,就直接向上禀告说,宫内失窃之事,贫道处理之后,就会忘记,绝对不会外传于人,否则愿受极刑!
短短数语,皇帝大惊!因为在秘宣严君平进宫之前,并没有告诉使者因为何事宣他。看来这严君平果然是有未卜先知之术啊!
汉元帝刘奭忙问严君平,道长既然已经明白宣你何事,想必一定知知道是何人所窃吧?
严君平却回答说,他可以杜绝此事的再次发生,却不能追回已丢之物,更不能缉拿盗窃之贼。
皇帝惊问这是何故,道长既知根底,能够阻止于他行窃,为何不能缉拿于他呢,放心好了,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文武宠臣,只要道长说出名来,自会将他绳之以法……
严君平说,此贼并非人类,而是能够地遁藏形的邪物所做,贫道来时已准备好一些符咒,只需宫门各处贴上一张,就能让它无法入内;至于缉拿于它,则是有害无益,还是网开一面、随它去吧!
皇帝当然难以咽下这口气,坚持要道长想法除掉行窃妖邪。
严君平淡淡说道,此物原本巨窃,后必现身遭报,但现在却是万万不可动它,否则它便不窃俗物,而动国本……
皇帝无奈,只得降旨各门贴上符咒一张。从那以后,宫内果然再也没有出现过失窃之事。
这件诡异之事的谜底,一直到了王莽赶刘秀之时,才算慢慢浮出水面。
原来,王莽死于乱军之时,军中众人均曾看到一股烟雾从帐中飞出、冲天而去,烟雾之中隐隐有一条金鳞大蟒藏匿其中。
刘秀即位后,曾有异人对其解说,汉元帝刘奭期间,宫内物品不翼而飞,就是那条金鳞大蟒,遁地隐形所做。当时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