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回光返照(9)(5 / 7)
姚员外信心大增,连忙掏出一叠银票,打点众捕快衙役们,让大家务必尽力,捉拿那个叫作蔡朋的逆贼。
众人一看姚员外出手大方,懂得官家规矩,而且抓到了那人,回去以后老爷还有重赏,于是就抖擞精神,向前走去。
再向村里的住户一打听,结果更是让人惊喜不已——村内果然有个叫做蔡朋的汉子!
那个蔡朋见有十多个捕快前来找他,不待多言,转身就跑,可见他是做贼心虚啊!
不用说,众捕快一个个得了好处,自是不能让那蔡朋逃脱。众人一拥而上,把那人五花大绑起来。
押到官衙审问,那人大呼冤枉,绝不承认自己犯了王法。怎奈当时官老爷知道此案重大,自然是大刑伺候。
结果未熬多久,那个名叫蔡朋的人就开口求饶,承认是自己盗窃了皇宫内的贡品绸缎,然后将东西处理给姚掌柜了。
官老爷虽贪虽狠,却是并不糊涂。他当然知道仅凭口供,是无法定他大罪的。因为皇宫大内的东西,并不是一个草民说盗就能盗得出来的。
再审之下,那个蔡朋终于彻底心理崩溃,于是和盘交待说,自己跟随一个世外奇人,学得一套法术,能够召神役鬼、驱使精怪之物。
是他利用法术,驱使几个成精的耗子,地遁入宫,盗窃了一批贡品绸缎,然后转卖给了姚掌柜,并且将所盗绸缎的数量花色全部招认一番。
由于案情太大,那官老爷知道自己不能做主、更不能擅断,于是层层上报,一直由皇帝亲自派人审问。
皇帝所派大臣,将供词与赃物一对,果然是分毫不差!
但那个蔡朋,既然有此异能法术,为何不盗窃什么金银珠宝、古玩奇珍,那不是更值钱、更易取吗?为何他偏偏要盗些不好处理的绸缎呢?而且为什么不带出京城,而是偏偏要便宜处理给姚掌柜,也就是姚员外的小儿子呢?
案子不审得水落石出,自是无法向上交待。
三堂六问之下,案子终于审得一清二楚、滴水不漏!
原来,姚员外的大儿子放官在外之时,曾经破了一个盗窃府库的大案,抓获了几个江洋大盗,数审之下得知,这些亡命之徒们,不但屡次盗窃府库官银,而且个个杀人如麻、罪孽深重,按照大明律法,个个当处以极刑。
常言道天地本不全,必有漏网鱼。姚员外的大儿子虽然解决了此等大案,以后再也未曾发生过官银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