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灵物之谜(12)(3 / 6)
哈哈哈哈,看来这位长官还是懂得不少野史杂事儿的!要不是你提醒,老夫这个脑袋还真想不起来这事儿,经你这么一说,真是有些像狱暴!诶,老喽!”郑兴初听刘老大这样一说,也是不禁笑道,“那朱明一朝,特别是洪武与永乐之年,最是痛恨和担心有人谋反,甚到不惜大兴文字狱,所以当时正史不正、野史不野,很多东西正史史官不敢乱记,害怕一不小心惹火烧身、祸及满门,故而野史丛生,并且多为信实。而狱暴一事,在明朝野史中,确实是记载不少!其实不但有狱暴怪事,在明朝野史中,还记载有军暴异闻呢!”
“呵呵,看来郑老先生知道得比较周详,刘某班门弄斧了!”刘老大说,“刘某只是当年听那些评书艺人稍稍提到过狱暴而已,其实对那种怪事是知之甚少,更是没有听说过军暴是怎么回事,还请老先生给我们简单讲讲嘛!”
“对呀对呀,老先生你就讲讲呗,特别是军暴是咋回儿事,也好让我们也注意一下,不要在我们国军当中发生军暴!”小李兄弟热切地望着郑兴初。
“哈哈,你们几个不要老夫的老命喽?那好吧,这种怪事儿老夫当年确实也看过不少野史轶事的,权当闲聊乱侃!”郑兴初招呼大家重新坐在地上,就缓缓讲了起来:
因为老朱家打下万里江山,建立大明朝以后,和历代帝王一样,都想一统万世、江山永固,所以最痛恨的事就是有人造反谋逆。
朱重八和其后人,怕人私下串通一气、危及江山,自然就需要有官衙专门负责此事,所以东厂、西厂、锦衣卫那一套东西,全都应运而生了。甚至包括文字狱那一套,在明朝弄得也是风生水起。
这样一来,朝野上下人人小心,弄不好被人安个谋反的罪名,那就有冤无处伸了————这种事儿就算是告到皇帝那里,也肯定是宁可错杀、不可错放的!
再加上当时文字狱特别厉害,正史史官们个个曲意逢迎、不敢正书,所以明朝历史极不可靠。反倒是野史杂记一类的东西,比较丰富翔实。
有关这一点,就连明末大家蝶庵居士就曾说过“有明一代,国史失诬,家史失谀,野史失臆。故二百八十年,总成一诬妄世界……”
这样的结果就造成了无数的冤狱错案,很多人被无辜卷入谋反大案之中,上告无门、负屈衔冤,大牢之内,多是等待开刀问斩、甚至是身被凌迟、祸及子孙的“谋逆”死囚。
老夫年轻之时,曾经看到过一本明朝狱吏所写的《明狱录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