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雪中的预言(2 / 8)
法,就是觉得《Y的悲剧》的价值并不如一般推崇的那么高(谁能接受“圆形的钝器”与那个东西竟是同一个字),但其他方面,这两人就像两条平行线,毫无交集。此外,还有认为《多尾猫》才是最佳杰作的怪人。
其他还有杀害爱德恩·杜鲁德(3)的人究竟是谁(又或是,他真的死了吗)?福尔摩斯到底是哪一所大学毕业(4)?年轻的阿嘉莎——克莉丝蒂(5)为何失踪?卡特·狄克森的《犹大之窗》(6)中,密室的门为什么被装反了?推翻不在场证明的名侦探鬼贯警官(7)究竟叫什么名字……等等。
我们总是在温暖的氛围下讨论这些主题,就像严寒的冬日里围绕在燃着熊熊火焰的暖炉前。我们常因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中,而对时间的流逝浑然不觉。
不过,这个早晨,根据当时在场的人所提供的证词,这起突如其来的怪事始末大概是这样上午十点整,船长一如往常地将咖啡店的招牌放在风雪吹袭的马路上,“紫烟”最重要的两位客人则迫不及待地坐上了吧台前的圆形高脚椅。
“船长,快帮我泡杯香浓的咖啡!我快冻死了,真想喝一大杯热咖啡!”说出这句话的,正是这间咖啡店资历最深的老客户,也就是在一桥大学理工学院教授数学的朱鹭泽康男教授。教授是一位将新出版的推理小说当作安眠药,一册不留地读完才能入睡的强者,也是我们“推理小说研究会”的顾问。
朱鹭泽教授自称他那头灰白发丝是男性魅力的象征,总是将发质粗硬又带有卷度的头发仔细地梳成三七分边。他的身高中等,但稍嫌纤瘦,鼻梁很细,再加上戴着一付细框眼镜,因此给人有点神经质的印象。教授年轻时,常因学术研究的关系而出国,目的虽是出席学会或搜集论文资料,但每次都会在机场商店购买平装推理小说来阅读,读着读着,便逐渐爱上推理小说这个世界。
朱鹭泽教授最爱范达因(8)笔下的侦探菲洛·凡斯。他最自豪的,就是拥有“——杀人事件”系列的所有初版版本,包括在美国首度露出的杂志《Scribner Magazine》(9),以及所有原文书与翻译书的单行本。
有一次兰子这么问他:
“教授,范达因的作品里,您最喜欢哪一部?”
“当然是《主教杀人事件》(10)!那伟大又破天荒的动机,还有在童谣与残酷杀人恶行之间取得的平衡,这世上再也找不到比它还棒的作品。”朱鹭泽教授的眼睛在眼镜后方锐利地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