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1)(8 / 23)
上海人素有排外之称,外地学生初来乍到,本能地跟本地学生保持距离,免得热脸贴上人家的冷屁股。
所以同宿舍的几个女生中,秦昭昭和谢娅很快混熟了,进进出出形影不离。学校的社团招新时,谢娅拉着秦昭昭一起兴致勃勃地跑去参加。
大学社团在每年新生入校开始大规模的招兵买马,五花八门的学生社团涵盖面非常广,人文、科技、体育、艺术等等。各式各样的宣传海报与展板让新生们看得眼花缭乱。她们俩几乎把招新社团都转了一个遍,什么文学社、读书社、爱心社、英语协会、吉他协会、金融协会,旅游协会、象棋协会……多得让秦昭昭数不过来。选择的余地太多以致于都不会选了,最后是谢娅拿主意报了两个社团,缴纳会费后各自换回两张会卡。
第一次参加社团活动时她们满怀新鲜感,但这种新鲜感在听了社团负责人一小时滔滔不绝的发言后就没了。接下来还陆续去了一两次,一次更比一次觉得乏味,感觉很乱,鱼龙混杂,最后她们再不去了。谢娅说:“一点意思都没有,简直浪费时间。”
对社团活动的兴趣从有到无的不止她们俩,班上好多同学都莫不如此。有个男生交十块钱进了武术协会,第一次参加协会组织的强身健体活动时被会长领着去操场跑十圈。他跑得差点断气,回来直骂娘:“他娘的,老子是参加的武术协会还是田径队?”从此再也不去了。
另一个参加演讲辩论协会的男生比他更郁闷:“我当初是看在拉我入会的师姐够漂亮的份上才交了十块钱报名费,谁知美女师姐根本就不是这个鸟会的。他妈的骗我。”
有人哈哈大笑:“没关系,学校的美女多得是,你慢慢挑吧。”
学校的美女确实多,这里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是上海人,上海的女孩子皮肤好身材好又会打扮,几乎个个时尚靓丽。在这座美女如云的校园里,男生们都心花怒放。
相比之下,女生们就显得有些郁闷了。因为学校阴盛阳衰,女生的比例要比男生多出一大截。男生的数量不够多,质量也不够好,想在学校里挑个满意的男朋友就不那么容易。好在上海的大学多,可以互通有无,经常还会有外校的男生慕名而来“君子好逑”。女生们不用担心“姹紫嫣红开遍,都付与断壁颓垣”了。
熬过非人的高考,成功进入大学,大一新生们都似“翻身农奴把歌唱”——唱的是情歌。谈恋爱是大一的主旋律,开学不过一两个月,秦昭昭她们班上不少女生就已经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