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1)(21 / 23)
好了,她自己的事让她自己拿主意吧。”
小时候,都是秦妈妈护着女儿,大了却倒过来,变成秦爸爸护着女儿了。
秦昭昭打算上街去买回广州的火车票时,秦爸爸问她准备买几号的?她知道他是舍不得她那么快就走,就笑:“爸,您说买几号我就买几号的,您拿主意。”
秦爸爸脱口而出:“你不买票不走最好。”
话说出口他才反应过来,赶紧掩饰地打哈哈:“呵呵,爸只是随口说说,你快去买票吧。”
秦昭昭也没在意,进城买了票回来,远远就听到爸爸在家门口跟一位熟人聊天。她认得那人是爸爸以前车间的老同事何伯伯。何伯伯的独生女儿何清大她七岁,从小到大学习成绩都特别好,学士硕士博士一路读上去,在美国读完博士后就留在美国工作了。现在已经嫁了一个美国人并拿了绿卡。
在长机,何伯伯有一个这么优秀的女儿备受人羡慕,但是此刻秦昭昭听他和她爸爸聊天,却并不开心。因为女儿在美国几年才回来过一次,现在小外孙都快两岁了,他们夫妇俩还没见过,提起来就伤心:“老秦啊,有时候我倒希望女儿不要那么有出息,就是一个普普通通学习一般的女孩子。大学毕业后回家乡找了稳定的工作,留在我和她妈身边,我们想几时见她就能几时见到她,比什么出息都要强。现在跑到隔山隔海的美国去了,几年都不能见上一面。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团聚,我家却总是只有我们老两口,那个冷清啊!唉!”
何伯伯的话结束在长长的叹息声中。秦昭昭听到她爸爸说:“老何,我能理解你。我女儿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深圳工作,我们一年也只有过年时才能见她一次。今年过年因为雪灾她回不来,家里也只有我和她妈两个,年夜饭吃得没滋没味。好在她现在又请假回来住几天,我跟你说,我都含不得她走。”
最后那句,秦爸爸把声音压低了,似乎怕被不能理解的闲人听见了会笑话他。
拐角处,秦昭昭的眼圈一下就红透了。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如果可以选择,秦昭昭也很愿意留在父母身边陪伴他们。他们只有她一个独生女儿,含辛茹苦地养她那么大,她理应尽孝膝前。但是她所生活的这个年代,儿女远游已经成一种大趋势。
早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打工潮就兴起于神州大地。在很多经济不发达的内陆城镇,无数人为了生存、或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背井离乡前往沿海城市打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