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5 / 6)
意识到自己拿着它也没用,便做人情爽快送给了老大夫,转头问送来这本书的金栋:“她回来了?”
意料之中,金栋摇了摇头。
“赵将军攻下蜀中的时候意外发现的,这本札记的刻印者是郑氏书局,伊大人您知道郑氏书局吗?”
伊崔抬了抬眼皮,表情淡漠。他表示不感兴趣,他对这本书一点兴趣也没有,他有兴趣的是这本札记背后的那个姑娘。
所以伊崔表示让金栋说废话少说,讲重点。
“郑氏书局是郑谷开的,您记得滁州那个入狱的刘福青吧,不记得?那总记得顾大夫剖开肚子的那个巧匠郑吧?刘福青的女婿郑谷后来掌握住刘家财富,趁着战乱,在药材倒卖上赚了好大一笔。他开书局是小打小闹,不赚钱,但是这本札记却是花了大加钱精心刻印的,因为郑谷说要报答人家治好他父亲的恩德,大把投银子,大量印发。”
“停,”伊崔做了一个打住的手势,叹了口气,“所以你们找到她了?”
“呃,没有。”金栋顶着伊崔凉飕飕的视线,硬着头皮回答:“不过郑谷说,他最后一次见顾大夫是在蜀中,所以赵将军问伊大人,要不要去蜀中一趟。”
“现在?”伊崔坐直了身子,凝神细思片刻,哼笑一声:“他让我现在去蜀中,莫不是让我帮他善后?”
金栋厚着脸皮狡辩:“哪能啊,赵将军看你焦急顾大夫的消息,真心想帮你一把。”
伊崔哼了一声,他才不信。
石威盘踞蜀中多年,搞得民不聊生,红巾军收复之后如何镇定安抚是个大难题。宋无衣最擅长的还是常规庶务,而非这种开拓性的工作,他应付两广和岭南已经十分吃力,再加一个蜀中,绝对超出宋无衣的能力范围。
赵南起这是借着这本札记,找他求援来了。
燕昭的老部将都知道,因为伊崔的身体不好,燕昭轻易不让他离开苏州,伊崔常年窝在大后方,在保持稳定和粮草供应上功不可没,可是大家都觉得伊大人的才华还没有被充分发挥。比如现在,其实应该坐镇后方的是宋无衣,跑在前头搞安抚搞新政的应该是伊崔才对。
“赵南起怎么派你来?”伊崔瞥了一眼坐立不安的金栋:“难道君上也是这个意思?”
在伊崔锥子般的目光下,燕大将军的亲卫队长心虚地低下头:“君上也是怕你……闷出病来。”
这是句大实话。燕昭对属下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