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时不利兮骓不逝 (2)(2 / 3)
出使匈奴,反被拘留了二十年未曾屈降的苏武去年终于回到了国内,他二十年的功劳不过换来了一个典属国的官秩,而霍光的长史杨敞,无功无劳却做了搜粟都尉,这是任人唯亲、滥用职权之罪;第三,霍光私自调遣人手增加府内校尉,这一条最毒最狠,暗喻他有图谋造反之罪。
三大罪状并立,满以为能一举将霍光击溃,哪知那个看着年幼不懂事的少年皇帝却有如此犀利的明辨能力,随随便便一句话便将整个局势扭转。
他们哪敢在皇帝面前自承早与燕王有所谋,所以任由皇帝说这封奏书是假的,也不敢辩称是真的。
迟疑间,皇帝已追问递交奏书之人,上官桀等人不敢辩称奏书属实,也就更不敢自认奏书是自己所备,好在皇帝也没指名道姓地认定这份伪书是上官桀等人所为,上官桀于是顺手推舟,随口胡诌了个人当了替罪羊。
皇帝道:“大将军乃先帝遴选辅佐于朕的忠臣,今后若再有胆敢诽谤者,重罪论处。”
“难道我们就这样算了?小皇帝明摆着偏信霍光,霍光是忠臣,那我们又算是什么?”回府后,上官安第一个跳了起来,继而大声痛斥。
上官桀毕竟要老到些,他比儿子想得多,也更看得远:“看来要解决霍光不能倚仗天子,陛下太过信任霍光了,我们动不了他。”
上官安面目狰狞,怨愤道:“明的不行,索性就来暗的。我不信区区一个姓霍的老匹夫,竟还没法子整死他。”
上官桀沉吟不语,室内的其他门客闻言皆倒吸一口冷气,惶惶四顾。须臾,有人提道:“虽如此,也当提前计划周详方可行事。”
“以我之见,此事不妨联络御史大夫、鄂邑盖长公主一起谋事,先设计将霍光诱出,然后埋下伏兵一举将之格杀。”
众门客谋士七嘴八舌地出着主意,又有人指出|福@哇$小!說%下&載*站|要害:“尚有一层顾虑,将军等人手中无兵,即便能够将霍光一举格杀,可霍氏党羽众多,手中又有羽林、郎卫、校尉等众多兵力,这又当如何应付?”
旁人附议:“看来这事还需借助燕王刘旦……”
众人面面相觑,燕王不是傻子,他们要杀霍光均是为了各家的利益,但刘旦在燕国为王,如要他借兵,自然得给予他应得的好处。至于这好处是什么,大家彼此心知肚明。
最终,上官桀清了清嗓子,一锤定音:“就这么办吧,格杀霍光,迎立燕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