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钦差(7 / 8)
了声音说道:“还不是府台老爷的意思!”府台老爷就是知府的意思。他又叹道:“咱们洪青县的余粮,都被运到其他受灾更重的县去救济别人了。您说说这叫什么事儿呢,咱们洪青县的粮食,咱们自己的人不能吃,却拿去给别县的人吃?世上没有这个理儿啊!”
萧少珏:“就这么缺粮食?”
“还不是之前那个吃人的总督,谈绍元,本来咱们衡州这边有存粮的传统,可是那位总督大人在咱们这边折腾了一通,搞什么深耕细作,弄得去年的收成比起往年来欠收三成以上,交完了朝廷的税银,老百姓剩下的粮食根本就不够吃。所以今年春天的时候,很多百姓就已经耗尽了余粮了。这死的百姓啊,饿死的占了六停,病死的占了三停,只有一停是真正被水淹而死的。”
萧少珏也叹了一口气,他料想到了这个局面,却没想到情况会比他想象的更为严重。
“那县里没有设立了平准仓吗?”所谓平准仓,又称为义仓。本地丰收时,由官府收购粮食放入平准仓库。到了本地出现灾害缺粮时,官府再把仓里的粮食拿出来接济社会。但接济不是免费的,而是采取低于市价、却高于收购价的一个中间价,这个价格可以保证政府盈利,又保证民间获得较为平价的粮食。这就像水库对水位的调节一样,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
老者道:“平准仓自然是有的,可是一来平准仓内的粮食本来就不多,根本不够供应这么多百姓分食。而且,越是到了这种时候,就越是有人大发国难财。平准仓放出来的粮食,如今已经被哄抬到10两银子一石了,普通的百姓根本就买不起粮食。一般大户人家肯卖余粮的更是跟着水涨船高。”
萧少珏脸色骤冷,低声骂了一句:“这群狗官!”这是典型的官商勾结,哄抬粮价的行为。
那老者笑道:“咱们洪青县的县尊倒是还好一些,没有把事情做绝,小老儿听说隔县的粮食比我们洪青县还要高出一倍有余。”
萧少珏道:“东平府这么多县,洪青县的情况已经算是最好的?”
那老者道:“可不是嘛。哎,这样的灾荒之年,还不知要死多少人呢。听说朝廷派了一位皇子下来赈灾,希望能拯救衡州百姓于水火之中吧。这几年,天灾人祸,衡州承受了太多太多。”
萧少珏听得也有些心情沉重。看到问得差不多了,他便起了身,示意了一下卫彬,卫彬便从怀里掏出一锭金子来,“老伯,刚才麻烦了你这么久,给我们提供了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