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送话(1 / 4)
城外的日子过得倒也逍遥,邵源泊连叙了十几天的旧,风也接残了,尘也洗得一个不剩了,回来和李燕语细细盘算了一晚上,第二天进城打点自己新职的事去了。
两人盘算来盘算去,决定想法子在鸿胪寺寻个差使,这三省六部中,鸿胪寺只管着接待外国朝拜的使者,最没实权没用处的地方,如今这样的情形中,也是最便于躲是非偷清闲的地方,原本邵源泊想进翰林院,这翰林院又清闲又清贵,他是探花,本来中举后头一个要担的差使就该是这翰林院编修,可转念一想,如今下一代的储位之争已经摆上了明面,这翰林院可代表着清贵士林,一代储君,得不得士望可是极大的事,这翰林院,必定清静不得,也就去不得,六部均不是福地,国子监,邵源泊不喜为学,更不喜为师,当然教儿子除外,思来想去,没有比这鸿胪寺更合适的地方,两人商量定了主意,邵源泊不敢耽误,赶忙着去打点自己的新差使去了。
李燕语要传的闲言碎语,如她所愿,传的飞快,邵源泊的两个儿子,本就是京师众宗室和非宗室瞩目之的,关于孩子命相单薄这样的话,自然是传得如风一般快。
眼看着九月将近,城外别院本就寒冷,李燕语也不管有没有到十月一开炉节,吩咐别院各处升起火墙火炕,暖暖洋洋的先享受起来。
午后,李燕语正靠在南窗下的炕上慢慢绣着阿念的一条裤子,常嬷嬷脚步匆匆的奔进来,挥手屏退垂手侍立在屋角的小丫头,神秘的压低了声音禀报道:“奶奶,你猜谁来看你了?”
“谁?”李燕语忙直起身子问道,
“周府,诚意伯周家大奶奶!”常嬷嬷声音压得更低了,李燕语忙放下手里的针线下了炕:“原来是郑大奶奶来了,快请进来!”说着,扬声吩咐魏紫拿件斗篷过来,转头看着常嬷嬷笑着说道:“嬷嬷陪我赶紧接出去。”
常嬷嬷被李燕语大方的有些不好意思,忙笑着曲膝答应,伸手接过魏紫捧过来的斗篷,抖开递给李燕语,李燕语一边系着斗篷带子,一边急步出了屋,往二门外迎出去。
郑大奶奶戴着帷帽,正站在车旁等着回音,远远看到李燕语急步迎出来,暗暗舒了口气,心情一下子轻松下来,看来这一趟没来错。
两人笑着见了礼,李燕语热情客气的让着郑大奶奶,两人一路细声说着些分别后各自的情形,一路进了云起院。
两人进了屋,去了斗篷,郑大奶奶舒服的叹了口气,转头打量着四周,极口夸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