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5)(5 / 22)
位儿子们好,儿子们定会遵循皇阿玛的教导,儿子和弟弟们也会谨遵皇阿玛的教诲。”
胤祉等几个阿哥也纷纷表示听从皇阿玛的教诲。
康熙点点头,“你们明白就好,朕也是为了你们好,胤禵是兄长,自然是要以身作则,坐好弟弟们的榜样,弟弟们有什么不懂的,你也要替他们解答一二。”
胤禵郑重的行礼;“胤禵遵旨,儿子定不会辜负了皇阿玛的期望。”
康熙又对胤禵等众人说道:“朕特意把这上书房设在畅春园无逸斋,就是避免你们的贪玩耍闹,人要无逸,不要闲着,不要贪玩,更不要贪图享乐。”康熙说着专门盯了几个小的一眼。
这回胤禵带着弟弟回答,其他的几个皇子都附和有声:“儿子们定会听从皇阿玛的教导。”
康熙回头问老师们“朕的皇子阿哥们如何?”
老师诚惶诚恐的跪下对康熙答道;“皇子们很聪敏,又都很好学,臣惶恐,恐怕耽误了皇子们的学业。”
康熙道;“朕对你还是有信心的,朕也会经常来看看,以免他们不服从管教,”又交待了一番老师们对皇子们不能表扬,要多批评,免得他们骄傲的话。
康熙说了声时间不早了起驾走了,胤禵又带着弟弟和老师们恭送康熙一番,康熙就处理他政事去了
胤礽
康熙对自己的英明举措十分的得意,当他第二天例行去看望的时候,见到他孤零零的单独坐在那里心中不忍。胤礽出生于紫禁城坤宁宫,生母皇后赫舍里氏因难产于两个时辰后的申时去世,终年二十二岁,康熙和赫舍里氏感情甚笃,特给元后谥号“仁孝皇后”。康熙万分悲痛,隆重治丧后亲自承担起抚养皇后遗孤的重任,太皇太后和朝中重臣曾有谏言,康熙曰:“胤礽乃皇后所生,朕煦妪爱惜”。
康熙十四年,六月初三日,康熙谕礼部择吉日举行册封大典;此时的胤礽还是个两岁的娃娃,连路都走不稳当,康熙特旨,命胤礽的乳母抱着胤礽行太子册封大礼,十二月十三日,于太和殿举行册典,授胤礽皇太子册、宝,正位东宫,由于大清从没有过册封太子的先例,礼部向康熙请示后其过程参照前明的奠仪,虽然因为乳母抱着年幼的胤礽有些不合规矩,使得仪式稍有瑕疵,但也不影响大局,十四日康熙正式颁诏昭告天下。
胤礽年幼失母,康熙为了给胤礽增加筹码,十二月,康熙授胤礽外祖父噶布喇为一等公,世袭罔替。 十五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