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今天更完了,谢谢观赏。 (1)(8 / 22)
并用却徒劳无力的委屈模样,开怀大笑起来,“看来你说的不错,乌力吉是有些胖了,应该让她少吃些才对。”关键是手劲可真不小,手上拽着东西就不撒手。
卫琳琅如逢知音般附和道:“还是皇上通透,这孩子就是吃的太多,运动量太少。”
乌力吉眼看着护着自己的人也加入了“折磨”自己的行列,心里郁闷,张开嘴就要哭。康熙手快,赶紧就把乌力吉抱了起来,只是小心的把脑袋避开些,生怕乌力吉再次撩龙须。
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太皇太后孝庄病危,康熙慈宁宫伺疾,康熙昼夜不离左右,亲自奉汤尝药,每次太皇太后的药碗一到,都是康熙先喝一口,才亲自伺候太皇太后喝下,最后眼看着太皇太后昏迷不醒,连药都难以下咽的时候,康熙是泪流满面,亲自率领满朝文武,王公大臣、皇子阿哥们步行到天坛,祈求上苍,请求折损自己的寿数,来增延祖母孝庄的寿数。
康熙对于孝庄的感情是祖母和太后的双重身份,孝庄也对康熙付出后半生的毕生心血,对于一个曾经辉煌无比的皇太后来说,断然拒绝大臣们的要求,放弃垂帘听政,完全交权于康熙,这是一个不容易的选择,但是孝庄做的毫不犹豫,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很干脆的就深居慈宁宫。康熙处理政事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触及到一些满洲大家老姓氏族的利益,他们多次请求孝庄出来替他们说和一二,但是孝庄都不予理会,还传出旨意;皇帝的意思就是她的意思,让一般老臣没有了幻想和依仗,只能够服从康熙的决策。
孝庄深居后宫,对于康熙的后宫生活几乎不加以干预,康熙喜汉女的婉约妩媚,后宫里收纳了不少的汉家女子,这对于一直以满蒙联姻来加强皇室权利和地位的皇室来说不谓是一个警醒,但是孝庄听之任之,她信任康熙,知道康熙不会为了个人的私欲而耽误了大清的江山社稷。除了偶尔的康熙有疏漏的时候,孝庄才会善加提醒,语气都是委婉的劝说,绝不会指手画脚的去指责什么,更不会横加干涉粗暴的直接处理。当然,她有这个权利,后宫里面她最大,康熙身为皇帝过多染指后宫也是一个弊病,但是康熙后位空虚多年,很多事情都是康熙自己在管理,大臣们多次上书要求封后,这自然也闹到了孝庄那里,但是,孝庄还是给了康熙自由,只要康熙愿意,前朝后宫,由他随意。
孝庄病重期间,康熙给孝庄伺疾.皇贵妃,贵妃,四大妃一个都不缺席的跟着康熙一起,当然是轮班,连禁足已久的德妃也不例外的在康熙左右跟着伺候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