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5 / 6)
,却有点猜不透卫琳琅的心思,关键是卫琳琅有时候想的东西简直和别人不同,让康熙有点抓不住,好在卫琳琅也没有别的坏心眼,而且单纯的被康熙一诈,就全盘交代了。
“你唉声叹气的想什么呢?”康熙看不下去了,自然是要问的,跟卫琳琅猜心眼,会把他气死。
卫琳琅这会儿她正想着,如何让胤禩脱离朝堂,她也没用别的能耐,只有拿现成的来参考,前世九阿哥胤禟的生意门路也在脑海里盘旋,如果以后让胤禩做生意,钱都尽数的给了康熙和胤禛,这样就不会招他们的眼了吧?被康熙出声打断了思绪,卫琳琅脱口而出:“想胤禩做生意呢。”
康熙一听脸色就变了,乌力吉做生意已经是特例了,她一个公主格格,不过是康熙哄她玩儿的,虽然康熙也因为乌力吉做生意收到了莫大的好处,连国库都丰盈了起来。历来,能把铺子做好做大,没有人脉和钱财是很难做到的,大清也是如此,能做买卖开铺子的大多都是有钱人家,其中不乏一些宗室贵家,朝廷官员等,这些人家乌力吉做生意前,难免的做点偷税漏税的勾当。
听说乌力吉开铺子了,也盯紧了康熙的举动,看康熙会不会给自己闺女减免税收,结果,康熙丁是丁,卯是卯,除了给乌力吉提供人力物力,其他的司法程序等一概按程序走,税收也按时交纳。
胆小的立即就补上了历来所欠的税收,有人带头,立即就有跟风的补上了税款,胆大的观望了一段时间,看看所剩不多,也把偷漏的税银给补上了,有北京城带头,底下的各县市也渐渐的自动开始交纳税银,一时大清的商人们个个都成了模范经商户。
做官的自有渠道,也都听说了七格格经商前后的故事,更知道康熙才是铺子的主人,账本子最后也会交到康熙手里,那么关于店铺里的账目税收等等?……康熙自然是一清二楚的了,所以自从乌力吉开铺子,连大清的官员们忽然也变的清廉了,以前税收一交上来就被层层官员们雁过拔毛层层剥皮的现象也逐渐的杜绝了,商人们交上来的税银一分不少统统入了国库。不管是商人还是官员,没有人想做那儆猴的鸡,多少银子也买不来前程和一家大小的命不是?
那些没有后台的小商户交税尤其的上心,自古以来,士农工商,他们排在了最后,虽然有点钱,却也招人记恨,世人一开口也说他们是满身铜臭。以前没有人瞧得起他们,现如今,连皇帝的女儿都做买卖了,也无人敢说商人轻贱,他们也能抬起头做人,连生意都好做起来了,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