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9)(12 / 22)
大清两国之间虽然有过摩擦,也发生过战争,却也不是那么水火不容。尤其是,一旦联姻,两国之间的关系将会达到一个新的台阶,商业流通将会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大清这几年改革所带来的财富和潜力,早就令一些贵族们垂涎欲滴,只是,康熙实在是太强硬了,沙俄现在根本就没有跟大清一较高下的实力,既然硬碰硬不成,走和亲路线,也不失一个互利互惠的好决策。
两国互市通商,在沙俄贵族心里,比打仗更加有吸引力。
也有许多沙俄的贵族都十分向往美丽的东方,这一下,想要占领先机跟新沙皇搞好关系,又可以先睹为快,领略一下东方的风土人情,沙俄的贵族大臣或者他们的子弟,都踊跃报名,想要做迎接未来皇后的使者。
胤禩直接跟阿里克谢会商,两人了解了两国的风俗之后,一致决定,尊重各自自己国家的风俗。最后议定,乌力吉出嫁的时候,在大清境内,按照大清的风俗送嫁,在沙俄境内,就照沙俄的风俗迎娶。
如此以来,乌力吉出嫁,光嫁衣都得做两套。
好在欧多克亚送来大批的替乌力吉专门做嫁衣的工匠和珠宝首饰,她们带来了乌力吉将来在沙俄穿戴的全套衣服布料等,又专门从大清采购了适合的材料,全力以赴的替未来的皇后准备嫁衣。沙俄的衣物穿戴就交给她们处理,大清的嫁衣服饰,只好卫琳琅和乌力吉两人设计安排了。
卫琳琅原本还打算包办乌力吉的嫁衣的,谁不想,乌力吉自己信手拈来,却也会绣花缝衣了。看着那似曾相识的针脚手法,卫琳琅诧异了片刻,似乎解开了心头的谜团,却也不动声色的帮助乌力吉一起绣嫁衣。
康熙委派了噶达浑安排乌力吉在沙俄皇宫的处所的设计,胤禩主管乌力吉的嫁妆采购等。
因为远嫁沙俄,卫琳琅和胤禩原来给乌力吉准备的铺子土地等就不可能带走了,胤禩只好又准备了些别的东西给乌力吉。
礼部的官员也把给乌力吉的嫁妆单子上报了康熙,这样的跨国婚姻,大清的嫁妆可不能够像过去嫁一个公主到蒙古那样,东西都是最好,最多的。但是,因为没有先例,他们也不敢做主,到底要准备到什么程度为止。
康熙现在银子充足,又心痛乌力吉远嫁,或许一辈子也难得再见一次面,他并不吝啬这一次的嫁妆,何况,还代表着国体。康熙提笔挥毫,洋洋洒洒的又亲自写了好些东西在嫁妆单子上面,写完之后,还觉得不够,又提笔添了不少。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