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11)(5 / 22)
驳时机有利的时候,也会借机捅对方一刀。他们亲兄弟况且相残,何况跟他们隔了一层血肉的异母兄弟们,行事间更加的没有了忌讳。胤禛若是即位大宝,不服他的兄弟们大有人在,可想而知,不用铁腕,他是镇压不住的。
康熙无比哀伤,自己培养了几十年的胤礽半途而废,胤禩又远走他乡,如今连一个接班的都没有。
康熙这也是自己造成的,可是他根本就看不到自己的错误,一再的埋怨别人。不说别的,光胤礽的变化,就跟他不无关系。
胤礽自小被尊在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小时候康熙又把胤礽惯的无边,有些生活上的小节,连康熙都没有胤礽奢华,可是康熙不仅视而不见,还当做理所当然的事情,等后来厌弃了胤礽,这些又被称为了所谓“罪证”。
在后来胤礽因为康熙重用胤褆,感觉到康熙一丝不易觉察的疏离的时候,胤礽做了一些青春期少年多数都会犯的毛病,专门跟父母反着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可惜,康熙却一味的去打杀胤礽身边的人,对胤礽从来都不加以教诲或者痛斥一顿。
有些时候,孩子们的心思是十分矛盾的,父母若是放纵不管,他们反而感觉到不安,会故意的做些“坏事”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父母若是管的严厉了他们又会觉得干涉了自己的自由,也会转门往父母不希望的反方向走,以证明自己长大了。而胤礽两者兼有,胤礽从小就被康熙严密的看管起来,吃喝拉撒睡身边都有康熙的人时刻的为他汇报胤礽的行动,甚至心里的想法都不一定瞒得过康熙。
小时候对胤礽关爱有加,这是对胤礽的保护,有利于他在复杂的宫廷里长大成人,等胤礽长大了,康熙却依然如故,这个时候,却标示着对胤礽的不信任。
胤礽从小就失去了额娘,他尊贵的元后嫡子的身份又被康熙立为太子,从小也没有学会矜持。除了康熙,任何人都有可能威胁到啊他的性命,胤礽防范心极强,稍有不对就会打骂奴才出气,在康熙的纵容之下,后来发展到挥鞭大臣,兄弟们了,有一次甚至对裕亲王福全无礼,当时康熙也只是要求胤礽道歉而已,并没有做出什么严厉的责罚。
这也从底子上惯了胤礽的毛病和优越感,天底下,康熙是老大,他就是老二,事实上,在封建社会,太子确实是除了皇帝外的第一人。可惜,好景不长,胤礽正在体会太子的优越感的时候,胤褆长大了,从上书房开始,胤礽就感觉到了胤褆的威胁,后来胤褆步入朝堂,康熙越发的重用胤褆了,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