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15)(1 / 22)
所不耻。何况人家胤褆和胤礽都光明磊落的选择了远离大清的西方,将来绝对不会跟大清动刀兵,胤禛却选了大清的藩国,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耿氏自己不大懂得其中的厉害,却也知道托人跟娘家通气,耿氏一族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他们人脉广,消息也来得快,知道胤禛此去,并不一定是完美结局,何况,弘昼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一个长,一个占了半个嫡子的身份,弘昼想要压制住他们,恐怕不易。
耿家商量分析后,跟耿氏通了消息,既然做不了皇帝,还不如做一个太平王爷来得容易,何必替人家打天下。胤禛人走了,爵位却依旧保留,弘昼留下自然要继承他的爵位,只要是老实本份,想必弘旺也不会亏待他,没见到胤禩连胤褆胤礽都放了,弘旺自然也不会落这个骂名。
耿氏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自然看的比胤禛重要,急忙招来弘昼,做出了决定。李氏和钮祜禄氏只看到了胤禛繁花似锦的未来,却没有看到他背后的凶险。
倭国人没用想到胤祯会起了占领人家的心思,才会欢歌载舞的引狼入室,胤祯逐步的蚕丝倭国的政治经济,让倭国上下不得不依靠他过活,取得民心,才能够顺利的占领倭国,占的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胤禛却失去了这些天时地利人和,还没有点兵,他的去向就弄得天下皆知,高丽虽小,却也不是不乏能人民将,皇族李氏也不会任人宰割,岂容许胤禛轻易上位。
胤禛也知道自己的难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他手里的人倒是不少,大多却都是做生意谈买卖的,真正能够领军打仗的没用几个。
胤禩当年出国,带走了大批高门贵族的年轻子弟,随着这些儿郎在国外的作为,在朝为官的各大家族们都稳坐不动,轻易不会跟某位皇子牵连。连胤禛的岳家都不跟他亲近,自然没用几个有本事的人会跟胤禛合作,胤禛也是一幅孤臣直人的样子,对那些没有门路上杆子巴结他的人不屑一顾,弄得他如今日夜操心领兵的大将。
这也是当初胤禛不顾一起的要抓住年羹尧的原因,年家即使他的门人,又是姻亲,早就跟他绑在了一条船上,即使亲近些也无可厚非。可气的是年羹尧这个狗东西,当初为他付出了不少,他竟然连家人妹妹都不顾,跟着胤祯跑了,做了什么大将军王,如今正在倭国作威作福。胤禛心中苦涩,他到底是做了什么孽,落得个众叛亲离,连嫡妻都不跟自己一心,成为大家的笑柄。
虽然胤禩答应借兵,可是得用的将军还得自己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