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15)(15 / 22)
致死,胤禩也不会担半分的名声,人家胤禩放了他们,就等于是再生父母了。蝼蚁尚知道报恩,何况熟读四书五经的皇子皇孙,何况,现在他们连国门都没有出,以后还要仰仗胤禩提供兵马粮草,自然不敢有任何不敬的举动了。
带着宜贵太妃上路,自然走的更慢,胤禩虽然多次行走于大清和沙俄之间,以前也是行色匆匆的没有时间赏玩风景,这次也是沾了宜贵太妃的光,一路观光,悠哉而行。宜贵太妃见胤禩纵容她,也提出了想看几处风景名胜,可否绕行,胤禩征求了胤褆和胤礽的意见,他们也没有反对,除了胤褆曾经离开过京城办差,胤礽几乎就没有离开过京城,虽然也跟随康熙南巡北巡,可是那里有那么自由,看到的风景名胜有限。
何况打仗并不是一戳而就的事情,兵马虽然是现成的,粮草却要时间筹备,何况胤褆和胤礽还没有具体确定到底是要往哪个方向打,跟胤禩离的太近了怕影响他将来的发展,离的太远又担心供给麻烦,对西方到底不熟,胤褆和胤礽决定先派人过去看看再说。
西方可不比高丽,他们重信仰,本不久不那么重视皇室,对于谁当皇帝都无所谓,只要能够给他们带来好日子就行,有胤禩的例子在先,新国家百姓优越的生活做对比。胤褆和胤礽派去的探子原本忧心忡忡的遮掩耳目,生怕被人暗地里杀害,没有想到的是,他刚刚踏上异国的土地,就被人热烈欢迎,谁让大清的名声远播,象征着富裕和强盛呢?
这几个从来没有离开过过门的对胤褆和胤礽也忠心耿耿的下属,如今对胤禩也不得不佩服起来,心里也放下了那一丝猜忌,高丽跟大清接壤,胤禛出兵又早,在高丽受到的抵制早就传到了胤褆和胤礽的耳朵中。人家高丽因为早早的收到了消息,对胤禛也不敢反抗,但是也不欢迎,早就把财务人马转移到暗处,利用百姓们跟他抵抗,所以胤禛虽然带着大军一路入了皇城,得到的也是空城一座。当地的百姓,有能力的也都逃往各处,首选地自然是大清,没有能力的,也都把恨都转移到了胤禛身上,他们是不敢恨胤禩的,人家胤禩是流放兄弟,可是没有给他们指定目标啊,没有看到胤褆和胤礽都选择西方了吗?
这些小老百姓们配合着隐藏起来的高丽部队,时不时不时的来点起义,暗杀刺探一下胤禛及大清的底线。要是能够把胤禛杀死,或许大清还会感谢他们替他们除了一害,也不会迁怒攻打他们吧?
胤禛已经骑虎难下,值得费心尽力的安抚百姓,捕杀作乱的“乱贼草寇”,人家是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