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也该去见一见(2 / 4)
因着十阿哥平时就是那么个浑不吝的大咧咧的性子,所以对他会用这个怪模怪样的晒谷的东西来当节庆之礼,其他的阿哥们虽觉得有些啼笑皆非,但也没说什么就直接收下了,然后就直接送到庄子上去了,随他们爱用不用,结果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听庄子来报说效用尚不错,就又出银子买了几个送给自己的母族姻亲。
这些话传到后来其实已经有些走样了,十阿哥看到那个晒谷器时的样子,送礼时的神态,以及其他几个阿哥们的表情以及心情,堪堪都可以写成一个话本了,而十阿哥送礼的那个节庆之日,更是左变右变,居然说是过年时候的都有,也不知道哪家会在那个时候晒米?
话虽传走了样,但阿哥们用着这东西好用,且用它来送礼的事儿却是真的,于是当时这晒谷器很是有了点儿供不应求的局面,不过等过了那个风潮之后,慢慢的也就淡下来了,反而因为差不多有可能买的人都已经买过了,而成为最不好卖的商品之一。现下康熙一道提前发放禄米的命令,让这晒谷器又重新有了市场,这雨是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来,领到米或是买到米的人家谁都不敢太耽搁,于是不只是铺子里的货被一扫而空,还有不少人下了订单,只是随着晒米的日近尾声,天气也始终没再降下雨来,这股热潮也很快的就过去了。
当然十三阿哥他们开这间铺子并不是图它能带来利益的,他们虽没明说,但就兰静猜想,估计是在用这个打底儿,如果现时他们就将那些更与民有利,更能得民众称赞的东西推出来,那基本马上就会被人说成是沽名钓誉,这倒也罢了,更要紧的是,于民生有利的东西,是最容易得民心的,而越来越多疑的康熙只怕是不会愿意看到这些的。
而把这些东西献给康熙,除了黄履庄的事儿之外,还有十三阿哥他们势必也会卷入其中的问题,黄履庄的事儿还可以用诈死之类的法子来解决,可是十三阿哥他们要是招了康熙的忌讳可是很麻烦的。当然他们也可以象牛痘之事那样,行曲线之事,只是康熙也不是吃素的,瞒过了他一次,未见得就能瞒过他第二次,更何况他们这般偷偷摸摸、战战兢兢的,行的却是让别人得功劳得伟绩,自己却要担着风险,兰静不知道十三阿哥他们是怎么想的,反正自己是觉得很不值的。
不管十三阿哥是怎么想的,但他们的行事却很合兰静的心意,先用一些小打小闹的东西打基础,让大家知道有这么间铺子在做些与农事民生有关的器具,等条件可以了,再将那些大宗的放出去,最后再让大家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