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疑窦(2 / 4)
至于梁嫔,可能性真是不大。主要还是她入宫太晚,这么短的时间想在宫里养起心腹来……没那么容易。
而且梁嫔似乎也没什么作案动机啊。就是张贤妃死了儿子,她有什么好处呢?她自己生的可是个女儿。而且本人资历又浅,就是陷害了秦皇后,也轮不到她来争这个后位。
芳菲想来想去,没想出个头绪来。
估计这会儿朱毓昇才是头疼的一个呢。大小老婆们明里和和气气,暗里斗个你死我活,虽说是后/宫常态,也够悲哀的。
唉,再次庆幸自己没有答应朱毓昇的求婚,掺和到这混乱的后/宫之争里头去。
因为宫里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戒备森严了许多,连太子的讲学也暂时停止了。想来倒不是太子要跟着倒霉,要失势也不至于失势这么快。而是因为要关闭宫门严查三皇子夭折案的线索,因此不准外臣出入宫廷,免得走漏了些重要的线索。
朱毓昇没有欲盖弥彰地下什么禁口令,这只会让人议论得更热烈。但是据陆寒所说,皇上这段时间心情的确差到了极点,一般的大臣没事都不敢上奏折,免得不小心触动到皇上什么痛处,被拎出来狠狠训斥一顿都是轻的。
大家在官面上混了这么久,门儿拎得贼清,趋利避害的功夫都修炼得不错。
日子一天天过去,这个事件的调查始终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
秦皇后依然被禁足在紫宁宫中,她娘家的父母兄弟本来就不是高官显宦,这种敏感时候自然杜门谢客,躲在家里装乌龟。人家躲着,别人也不好去刁难,何况现在情况未明,有什么必要去针对秦家?万一查出不是秦皇后所为呢?
连“苦主”张家的人都在张阁老的勒令下,不准对外就此事说一个字。张阁老尽管心里对这皇子外孙的夭折心痛得要命,却是个拎得清的,对家人管束极严格。
芳菲在家里听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也只能和其他人一样,静观事态的变化。
不过在这种稍显黯淡的日子里,还是有些让芳菲高兴的事情。萧绿影即将出嫁是一件,明媗重返京城也是一件。
王荃是状元,不需要考庶吉士,直接进了翰林院任编修。别看这官位不高,但却是高官的跳板,清贵之极。熬上两年资历,就能高升了去。
他和明媗本来就定了婚,双方家长说好在王荃考了会试后便给二人完婚的。因为王荃当了京官,不放外任,王蔡两家的人索性想着让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