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饯行(3 / 4)
老了,他却希望自己的孙女婿能更有出息。
而江凌对于秦忆做这些事,是极为支持的。一个男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像李睿那样整日吟诗作词无病呻吟,她实在是看不惯。这种男人,再过几年,知道了男女之事,怕不得整日留连青楼楚馆——这在唐朝,绝对是一件风雅的事,是风流才子们乐此不疲的喜好。可看在江凌眼中,却是一种糜烂的生活方式。
而双季稻的想法,在陆文远的努力下,也得到了岳阳官员们的认可。不过此事重大,稍有不慎灾民们下一季就会损失惨重,所以他们采取自愿的原则。即给灾民们把话讲清楚,由他们自己来决定是否冒这个险——这大灾之后的米价一定会很高,一旦冒险成功,收益绝对要比种大豆的收益要大。
本来江凌以为双季稻之事很难实现,可没想到那些灾民们知道官府愿意免费为他们提供稻种,倒有三分之一的人愿意再种稻谷。而修理城墙不过是十来天,并未影响回乡种田的时间。十天之后,灾民们便陆续返回家乡,由每个地方的保长里正向官府领稻种或豆种——稻种免费,豆种却是赊欠,待来年有了收成再归还官府。
诸事已毕,陆文远便准备打道回府。想到一回去就可以跟江凌成亲,这几天一直忙得吃饭都没空、见不上江凌几面的秦忆,一想起就笑得合不拢嘴。所以催启程异常积极。
那日一早,在岳阳官员的相送下,陆文远等人到了城门口,正跟大家在五里亭里饯别,忽然路上有几匹马急驰而来,马上人高喊:“报,国丧报,国丧……”
“国丧?”众人脸色骤变。
要知道,只有天子驾崩,才能称之为国丧。皇上虽然不过五十岁,但自征高丽回来之后,身体便一直不好,一年前太子李治便已亲政,只有一些大事皇上才会过问。此时传来国丧,甚有可能。
虽然太子李治已亲政,夺位之事不会起,朝中风浪不会太大。但一朝皇帝一朝臣。如果真是皇上驾崩,那这事……
各位官员看着马上之人越跑越近,那“国丧”两个字越来越清晰,如一击击重锤敲在他们心上,心情便一点点沉了下去。
“前日晚,皇上驾崩;太子李治继位……”听得马上之人的禀报,陆文远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祖父……”江凌在路的这边与众夫人辞别。听得国丧之报,便把心提了上来。她知道陆文远跟了李世民几十年,君臣的感情尤深,生恐他受不了这打击,忍不住出了屏帷,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