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11)(13 / 25)
看,燕王的筹码似乎要大一些,毕竟郑贵妃得宠,皇帝多多少少要偏心一点。
不过太子占了一个“嫡”字,这是先天的优势。
最后的结果到底是什么?
----太子?燕王?
无数个问题在心头萦绕盘旋,完全没有头绪。
******
中秋节前一天,谢长珩专门过来给傅家送月饼。
与他一同过来的,还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一袭崭新的靛蓝色通袍,五官平常、身量微福,进了院子先四下扫了一圈。
和旁边大方磊落的谢长珩相比,显得有点拿不出手。
“这是我的表弟汪宗元。”谢长珩笑着介绍了,并没有解释过来的缘由,----彼此都是心知肚明,今日过来是相看人的。
表弟?这估摸都是一表表千里了。
宋氏瞧了瞧,心下不是很满意,不过转念想起初芸那些灵活的心思,也就懒得多加挑剔,反正又要嫡出又要条件更好,只怕也难找得出来。
汪宗元上前作揖,“宋伯母好。”
宋氏都没心思敷衍,笑问:“今年贵庚几何?”
“虚度春秋二十二。”汪宗元打量了一眼,见对方眼里似有嫌弃,赶忙解释道:“早几年给父亲看病花费不小,怕耽误了别人家姑娘,所以就停了几年没议亲,倒是痴长了些岁数。”
----是穷得没好人家看得上吧?
宋氏心里明白,对方只怕一门心思都在仕途上,可惜家境实在太寒素,高不成低不就的,所以才会拖延到这个岁数。
只是面上丝毫不显,客套道:“难得你有这一份孝心,可见是个好孩子。”
汪宗元闻言神色一松,“多谢伯母夸奖。”
按理说,这种相看一般还得男方女性长辈出面,看一看姑娘,因为谢夫人是早见过初芸的,所以就省略了这一步。
宋氏也不再多问,反正再问也问不出什么来,转而看向谢长珩,“难为你还亲自走一趟,我们家今年也自己做了月饼,等下捎点回去。”
谢长珩欠身,“多谢伯母费心。”又道:“过几日我会去南边公干一趟,虽然不是去青州,但是可以中途停一停,伯母若是有东西要捎带,回头我让人过来取。”
“是吗?”宋氏听了甚是高兴,能给丈夫捎点东西过去当然不错,况且又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