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23)(20 / 25)
而去。
大臣们议论了片刻,有事的赶紧回去通知家人,没事的也得各自打点打点,很快便都散了。
“孙大人留步。”一个青衣太监追了出来,走到孙志高身边,“皇上口谕,召孙少府去北书房问话。”
孙志高心神微动,提了小心赶紧跟着过去。
“满朝的酒囊饭袋!”皇帝朝孙志高发牢骚,叹气道:“还是母后说得好,自家人用起来才称心,往日倒是朕小看了表弟,早该让你为朕分忧了。”
不是想父亲担心的斥责,而是夸奖?孙志高顿时放下心来,有几分自得,加上皇帝的话说得十分亲近,忙道:“这都是微臣份内的事。”
“这里还有一份密折。”皇帝笑容和煦,轻轻推了过去,“也由你来查吧。”
孙志高随手翻了翻,----是弹劾某位中书舍人的,不光家眷开了商铺,甚至还因为与人口角,误手打死了人。
“你也知道。”皇帝换了一种推心置腹的口气,感慨道:“朕登基的时间不长,底下的那些三朝元老们,……各有各的想法。”
孙志高对此深有体会,附和道:“不过是些尸位素餐的老家伙罢了。”
“朕就是想让他们看看!”皇帝的口气带着三分恼火、七分意气,声音略高,“这天下、这社稷,朕是有本事治理的,能臣才俊尽在朕的糜下!”
能臣?才俊?孙志高听得心里万分受用,全身毛孔都通泰了。
皇帝又道:“姑母说得不错,好好的让你历练历练,将来就是朕的臂膀,是这江山社稷的中流砥柱。”
“多谢皇上厚爱。”孙志高被这马屁拍得轻飘飘的,恨不得立刻大施拳脚,忙道:“微臣一定竭力为皇上分忧。”
“这个你拿着。”皇帝又推给他一样东西,是块三寸长、两寸宽的金灿灿腰牌,“大理寺的人随你调用,若无要紧事,不必一一回禀于朕,只管见机行事。”
“是。”孙志高换了肃然的神色,恭声应道:“谨遵皇上旨意。”一手拿了折子,一手拿了腰牌,出门看了好一阵,方才慎重的揣进怀里。
******
“皇上没有……?”
“爹你想多了。”孙志高笑容舒展,掏出折子和腰牌,说了皇帝交待的事,“有姑母在上头坐镇,皇上还得担一个孝字,哪会对我们家有何不满?”
孙厚看了看折子,弹劾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